•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器人

    人機交互新進展:殘疾人用意念成功遠程操控機器人

    星之球激光 來源:cnbeta網站2015-06-25 我要評論(0 )   

      包括9名癱瘓人士在內的19個不同國度的人,能使用一種由遠程呈現系統開發的程序,控制大學實驗室中的機器人。這一旨在提高癱

       包括9名癱瘓人士在內的19個不同國度的人,能使用一種由遠程呈現系統開發的程序,控制大學實驗室中的機器人。這一旨在提高癱瘓人士獨立性的技術已經被證明很有效果且操作方便。對于某些受到癱瘓折磨的人來說,拜訪其他人是異常困難的。不過,由喬斯·德爾·米蘭領導的Defitech基金會腦機接口(CNBI)研究團隊,一直致力于開啟一場大腦——機器連接方法的革命,以期恢復殘疾人士的獨立意識,因此,從家中用意念遠程操控機器人的想法應運而生。
      研究涉及不同國家的幾個項目,目前已經產生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在6月出版的特別版IEEE進展中,專門就腦——機接口等相關結論進行了討論。
      分別位于意大利、德國和瑞士的9名殘疾人士和10名健康人士參與到這場用意念遙控機器人的測試中。幾個星期以來,每個受試者帶上布滿電極、能夠分析大腦信號的帽子,然后在家中通過互聯網傳遞實時指令,進而讓機器人移動。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4日報道,憑借視頻攝像機、屏幕和輪子,這個位于瑞士洛桑EPFL實驗室的機器人,通過通信軟件Skype將周圍環境展示給遙控它的人。操控人員如同身處機器人所在位置,可與經過它身邊的任何人進行交流。米蘭教授說:“經過不超過10天的培訓,這9名殘障人士輕松掌握了遠程操控機器人的技術。”
      目前,如果沒有更多的指令,機器人會在指定的路徑上繼續行走,直到接收到停下來的信號。研究人員打算再向前邁進一步——讓機器人能夠在沒有告訴它該怎么做的時候也能自己越過障礙物,這是為了讓操控人員在給出指令的間歇稍做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人類和計算機用分享信號指令的方式操控機器人,可以讓操控人員在機器人行進的時候稍事休整。
      測試結果顯示,健康人和殘疾人的操控能力并無明顯差異。在第二階段的測試中,擁有部分活動能力的殘疾人被要求利用一定的動作來操控機器人,比如簡單地按下頭部附近的按鈕等。
      這項研究為2008年開始的歐洲腦機交互工具(TOBI)項目帶來了積極影響。那么,機器人很快會成為殘疾人士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嗎?米蘭教授認為還“為時尚早”。

    轉載請注明出處。

    人機交互遠程控制機器人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