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機器人
多功能機器人為何難入“尋常百姓家”
星之球激光 來源:騰訊2015-07-22
我要評論(0 )
隨著一記遠射,一場由10個機器人參加的足球賽正式開始。帶隊參賽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師王雪雁告訴騰訊科技,與去年不同,今
隨著一記遠射,一場由10個機器人參加的足球賽正式開始。帶隊參賽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師王雪雁告訴騰訊科技,與去年不同,今年參賽的機器人可以更精準地識別球的運行軌跡。上場參加比賽的機器人已經是他們研發的第五代產品。
隨著高性能計算的植入,機器人已經開始可以適應不同的環境,而視覺、語音等傳感器的應用則進一步豐富了機器人的感知。王雪雁說,接下來這些機器人選手要適應更加接近真實草坪的地面,一切將變得更加真實。
在這場激動人心的機器人足球賽進行的同時,一群來自學術界和產業界專家共同探討了一個嚴肅的話題——發展30年后,機器人究竟有那些變化?
作為這場球賽的組織者國際RoboCup聯合主席Itsuki Noda說,“引入人工智能后,機器人變得跟有靈活性”。而為大多數機器人提供芯片的英特爾,其全球副總裁倪健安表示,“機器人更加智慧而又復雜”。
業內普遍認同的是,如今機器人的發展方向主要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型機器人兩類,后者則又可以分為商用和家用兩個細分類別。專業商用機器人主要用于國防、醫療、搜救等多個領域,而家用機器人則以掃地機等單功能產品形態與智能硬件的概念相融合。
隨著家用設備的不斷智能化,有業內人士表示,用戶會提出更為智能的需求,因此家用器人市場會快速增長,甚至超過工業機器人市場。
但是對于如掃地機這類單功能產品是否可以算作機器人,專家們仍有爭論。納恩博總裁王野表示,掃地機器人只是一個具有自主能力的家電產品,而消費者對家用機器人的期待是“多才多藝”。“以掃地機器人為例,60%以上的消費者使用后覺得失望”。
DFRobot CEO葉琛告訴騰訊科技,目前制約家用機器人發展的因素主要是技術、情感和價格。由于技術,尤其是交互技術非常不成熟,導致功能的不完整,無法達到應用的需求,而人們對于機器人的情感陪伴還有距離,可能心存恐懼,需要時間來接受。當然,針對真正有使用功能的機器人,其價格的昂貴也是導致市場沒有迅速擴大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僅以掃地機器人為例,其售價已在1000元以上,更為智能的則在4000元左右。至于接近人體形態的機器人更是動輒數十或幾百萬美元。有業內人士告訴騰訊科技,高售價的主要原因是,這些機器人大多采用了大量的“關節”,而這些機械部分的成本價格下降非常緩慢。
為了降低最終價格,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告訴騰訊科技,可以通過采用更多的電子器件取代復雜的機械裝置,從而使其享受到摩爾定律,每過一定時間成本減半的好處。
但是在這之前這一想法從實驗室變成實際生產前,多功能,或者說擬人形態的機器人想進入家庭,并不會那么容易。
微軟前CEO比爾?蓋茨早在2007年就曾寫過一篇名為《每家每戶有一個機器人》的文章稱,“當這些機器人變得普遍的時候,大家都買得起的時候,它就會巨大的改變我們生活、工作、娛樂、溝通的方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