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CRU聯合長飛共同舉辦的首屆亞太地區光纖光纜大會在中國湖北武漢光谷希爾頓酒店隆重舉辦,作為唯一一個專注光纖市場的大會而且又是光纖光纜行業國內最高規格的會議,本次的大會對于光纖通信市場的討論備受關注,也看點多多。
這次會議選擇在武漢舉辦的原因除了看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需求市場(近年來一直占全球總量50%以上),而武漢又是中國光纖光纜行業重要的生產基地。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同時,武漢作為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獨特的地域優勢造就了得天獨厚的交通物流優勢,同時也發展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光通信產業制造基地,正如其名所示—中國光谷。
中國市場為大 得中國者得天下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高效且快速的信息傳遞載體和技術。光纖通信技術在過去短短幾十年間就在世界范圍內完成了推廣和普及,在信息傳遞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了我國的主要通信傳輸技術。而近年來,光纖通信新技術也在不斷涌現,在未來的市場中,光纖市場依然會保持不斷上升的態勢。
而本次會議中,對于中國光纖市場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主辦方長飛總裁莊丹在會議上表示,中國光纖光纜過去三年生產量與需求量均超過全球量的50%,得中國者得天下,而未來光纖光纜產業會處在供給偏緊的狀態,光纖光纜需求主要驅動力來自中國信息化進程、寬帶中國戰略等均會刺激相應的需求,以及對農村地區的網絡建設、一帶一路等均會有相關推動作用。另一個光纖光纜大頭亨通光電認為,中國市場是穩定發展的,國家的發展直接帶動光纖光纜產業的發展,未來光纖光纜的需求將會再創新高,而且現在提供的是產品,未來提供的將是服務,未來服務收入將找到銷售收入20%以上。深耕光纖光纜行業的中天科技則主張以利益為向導,進行適度的規模擴張,預制棒是未來競爭的核心,中國目前還處在相對短缺的處境,如何布局非運營商市場的一個關鍵就是重視細分市場的發展,按需安排產能,至于應該選擇海外貿易發展模式還是海外建廠模式,是一個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產能過剩是結構性問題
光纖光纜行業中,產能過剩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原來行業里的廠家眾多,經過市場的不斷洗牌淘汰,目前主要是前10家提供了80%的市場份額,但是仍有人說中國光纖光纜產能過剩,為了能夠把握住市場需求時間窗,各大光纖光纜廠商都不約而同地擴大產能,令市場壓力增大。
會議討論認為關于光纖光纜產能過剩問題是結構性問題,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可避免會有某些環節、某些期間,某些產品的類型會有過剩的情況發生,經過經濟的高速發展,相關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判斷未來產量,未來大市場大主題仍然是持續穩定發展。
光纖光纜產品自律公約
會議上,康寧代表還提出了對由長飛牽頭成立的產品質量自律協會取得的成就的認可。近年來,我國光纖光纜企業飛速發展的同時,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也在不斷增強,建立了從原材料、光纖預制棒到光纖光纜產品等完整的產業鏈,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產業集群,為我國信息通信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在運營商壓低價格的環境下,不可避免某些企業為了生存發展,在質量上會有所松動,出現了惡性競爭、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產品質量下滑等問題,不僅嚴重影響了光纖寬帶網絡的質量和安全,也制約了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為此,長飛、烽火、富通等29家光纖光纜企業簽署了《光纖光纜行業產品質量自律公約》,堅決杜絕低質低量的產品,這是我國光纖光纜行業第一個自律性公約,行業協會專門聘請第三方機構對進入協會的29家企業進行突擊的檢測。公約的簽署得到了工信部有關部門和電信運營商的充分肯定,對于促進光纖光纜產業轉型發展、實現我國光纖光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結 語
為了保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光纖行業產業亟需優化結構,提高創新能力、堅持差異化發展道路,細化經營多元產品以及拓展海外市場都是對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有益的。本文只綜合了會議的部分觀點,如有不對可指出,也歡迎在現場的朋友與訊石共享會議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