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州Santa Clara,創業公司Savioke和它的自主式機器人助手獲得1500萬美元融資。Savioke的目標是為整個美國的酒店提供機器人,目前已經有12家酒店采用,當中一家鄰近洛杉磯國際機場。
“我們的許多機器人即將投入使用了。” Savioke聯合創始人Tessa Lau說。
Savioke開發機器人名叫“Relay”,重100磅(約91千克),高3英尺(約91厘米),它可以用來給客房送毛巾、牙膏及其它必需品。酒店員工在機器人的觸摸屏上刷一下房間號,Relay就會“滾進”電梯,自動抵達指定房間。
機器人沒有手臂,無法與客戶溝通,它只能通過顯示屏的文本信息與客人交流。它使用Wi-Fi和3D攝像頭來導航。
大多的新酒店都安裝有溫度控制系統,如果房間沒有人,它就會關掉冷氣和暖氣。還有少數酒店會在房間內配備電腦平板,客人可以用來預定客戶服務,預約的士、關窗簾。
大型酒店運營商(比如萬豪國際)已經開發了智能手機APP,客人可以用移動設備結賬。希爾頓旗下的112家酒店允許客人用智能手機打開房間門,未來新技術還會應用到新品牌Tru上,今年Tru就會推出。
日本Near Nagasaki連鎖酒店完全由機器人提供服務,它們用面部識別軟件打開房間門。
美國酒店到底會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自動化服務,對此酒店專家們看法不一,一些高端客人一般希望獲得人工服務。
“機器人無法提供個性化服務。” 洛杉磯世紀城洲際酒店(一家擁有361間客房、151個套間的奢侈酒店 )總經理Steve Choe說,“人們需要人工服務。”
加州酒店和住房協會總裁Lynn Mohrfeld說,大多高端酒店可能真的是這樣,不過機器對千禧一代很有吸引力,他們對高科技產品著迷。他還說:“在我們硅谷的四星級酒店內,機器人可能是很好很新奇的東西。”
Relay很新奇,但它是針對喜歡科技產品的客戶設計的,酒店所有者和管理者表示,他們正在尋找其它自動化技術來降低產業的兩項最大成本:員工和能耗成本。
手機APP和查詢機可以加快結賬速度,騰出前臺員工為客戶提供其它服務,技術可以關閉空調,當房間空置時可以節省能源成本。
“讓暖氣和空調實現自動化是有意義的,尤其是在溫差很大的地區更重要。” Mohrfeld說。
向Savioke投資的有英特爾資本、EDBI(新加坡經濟發展署的投資部門)和北極光風險投資。公司的種子資金來自于谷歌風投,還有前雅虎高管主導的投資集團。
酒店如果訂購Savioke機器人,只要繳納月費和維護費就可以了。公司拒絕透露具體租賃費用。
雖然機器人的出廠名是Relay,每家酒店都可以為自己的機器取一個綽號。在萬豪居家(Residence Inn)它的名字叫Wally,在其它酒店叫作Dash或者Botlr。
機器人的外形像一個巨大的花瓶,它附帶有一個密閉儲物柜,酒店員工可以在里面放衣服、快餐及其它東西。當機器人不使用時,它可以自己導航到前臺充電。
萬豪居家總經理Tom Beedon說,機器人曾經在客人中引起轟動,特別是一些年輕客人很好奇,他們會從前臺預定服務,然后與Wally合影,將照片傳到社交網絡上。Beedon說:“社交網的反響很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