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群自動化 (記者 程永強 攝)
近幾年來,機器人產業持續保持著高速發展態勢,同時也引發了資本熱潮。伴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機器人企業也在東莞涌現。在資本的助力下,它們正迎著“風口”高歌猛進。
在機器人發展熱潮中,越來越多的東莞機器人企業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它們在資本運作方面也變得游刃有余。最新的消息是,日前,本土工業機器人企業李群自動化宣布,公司獲得了近億元的C輪融資;而本土上市公司拓斯達,則計劃通過公開增發的方式募集資金,實現自身的產業版圖擴張。
資本市場“寵兒”
李群自動化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已經聲名顯赫,公司成立于2011年,專注于輕量型高端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與應用。日前,李群自動化宣布,公司獲得了近億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為粵科金融集團和天鷹資本。
事實上,李群自動化近幾年一直是創投市場的“寵兒”:2014年,李群自動化獲得明勢資本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2015年,獲得紅杉資本中國、明勢資本3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2016年,李群自動化又完成了B輪融資,融資規模達到數千萬美元。
而有的東莞機器人企業,則在幾年的高速發展后,最終成功實現了上市。2017年2月9日,拓斯達在深交所敲鐘上市,這是廣東省首家創業板上市的機器人生產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后,拓斯達也實現了業績的飆升,去年公司實現總營收7.64億元,增幅為76.51%。
上市以來,拓斯達在資本運作方面變得游刃有余。就在不久前,拓斯達披露公開增發A股股票預案,本次發行擬向不特定對象公開增發,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6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億元。募集資金將投資于在蘇州建立智能裝備產業園。值得注意的是,A股公司的上一單公開增發,還是2014年5月6日的滄州大化,那也是當年唯一的一單。
一些此前表現低調的企業,也正在進行著自身的融資計劃。東莞市樂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機器視覺產品研發、生產和服務的智能制造企業,近幾年來,伴隨著智能手機產業的爆發,樂琪光電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去年,樂琪光電總經理呂成威就四處奔走,有意引入投資者。
“今年,我們的業績預計將達到1億元,希望能融資3000萬元左右。”呂成威向記者介紹,如果資本能夠進來,對企業后續發展會有很大幫助。
像樂琪光電這樣的優質企業,也引得金融機構的爭搶。“去年以來,已經有多家金融機構和行業龍頭主動找上門,希望能與我們展開合作,我們還需要謹慎進行選擇。”呂成威說。
創投機構“輸血”
面對東莞不斷涌出的優質機器人企業,眾多創投機構也正垂涎這一市場。在為智能制造產業“輸血”的同時,也希望能通過投資來分得行業發展紅利。
去年年底,長石資本聯合勁勝智能發起設立長勁石智能制造專項基金,基金成立后將借助以OPPO為核心的3C產業資源,以全球視野和技術洞見,致力于發現、投資并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以東莞為核心區域的智能制造優秀創業者。據了解,該基金總規模將達到10億元。
2015年,東莞市博實睿德信機器人股權投資中心成立,這是東莞市政府聯合睿德信投資集團、博實股份及產業鏈相關方共同發起設立的機器人產業基金。基金合伙人王家硯介紹,兩年多的時間,博實睿德信機器人產業基金已經投資項目十幾個,其中不少是東莞企業,對東莞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本助力。
在機器人領域,李澤湘可以說是一個聲名顯赫的人物。作為香港科技大學的一名教授,李澤湘因成功投資、孵化出大疆創新而為業內所知。之后,他不斷支持學生創辦高科技公司,探索出一條獨特的孵化路徑。此前,李澤湘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不僅與其他人發起清水灣基金,同時圍繞著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逐步培育起機器人產業創業孵化體系。
天鷹資本創始合伙人遲景朝表示,天鷹資本參與本輪李群自動化的投資,是在目前所專注的智能制造領域里,完成的又一個重要細分領域的投資布局。在國內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機器人產業將會不斷豐富細分領域的應用場景,持續挖掘巨大潛在市場需求;同時,與尖端技術的結合,也讓機器人產業擁有了更多可能性。
一家總部并不在東莞的投資機構,為何投資東莞的李群自動化?“我們高度認可李群的團隊專業性和戰略發展方向,尤其是在本體研發、系統集成的行業積累和新領域的開拓,相信李群必將會成長為世界級的輕量型工業機器人企業。”遲景朝表示。(記者 于長洹)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