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器人

    一季度我國機器人產業高速增長

    來源:人民日報2019-05-30 我要評論(0 )   

    “隨著外部形勢出現新變化,今年機械工業運行呈現新的動向,細分行業運行形勢分化明顯。”在日前舉行的2019年機工智庫發布會上,

    “隨著外部形勢出現新變化,今年機械工業運行呈現新的動向,細分行業運行形勢分化明顯。”在日前舉行的2019年機工智庫發布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薛一平介紹了今年以來機械工業的運行情況。


    機器人產業高速增長,成為行業新引擎。1—3月,機械工業非汽車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76%,13個分行業營業收入均呈現增長。其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行業在市場需求的帶動下,營業收入增速超過20%,是今年以來機械工業運行新亮點;重型礦山、石化通用行業在上游原材料行業設備改造升級需求的帶動下,營業收入增速實現10%—20%的增長;機床制造、機械基礎件和內燃機行業收入總體平穩,增幅在8%左右。而汽車制造業表現則較為低迷,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均出現下滑,但降幅較1—2月收窄。


    出口由負轉正,行業有所回暖。1—3月份機械工業出口1037.15億美元,同比增速由負轉正,增長1.77%。14個主要分行業中11個行業出口實現增長,比1—2月增加10個。其中農機、食品包裝設備和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行業出口增幅超過10%,機床工具、機械基礎件和其他民用機械行業出口增幅在5%左右,其他行業出口增幅在1%左右。從企業性質看,民營企業出口同比增長8.36%。


    “雖然產業運行出現了一些需要關注的情況,但機械工業運行穩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產業發展的態勢還將保持,新的發展力量正在積蓄和壯大。”薛一平說。

    應對新變化新挑戰,機工智庫研究員吳雙建議,機械企業應該因企制宜,循序漸進地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和商業能力建設,實現轉型升級。例如,對于在傳統模式下已實現高效生產的企業,應通過整合內外部資源,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提升規模經濟和效率經濟;對于小微企業,要做的則是精益化和標準化的提升。


    “不少企業一提轉型升級就認為要搞智能制造,但我們反對盲目的智能制造”,吳雙說,信息化以精益化的管理體系為前提,智能化以信息化的設施部署為基礎,要實現智能制造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企業應明確自身所處的行業特征以及發展階段,選擇適合的改造路線,先夯實根基,再一層層地建起自己的摩天大樓。


    此外,機工智庫建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格局下,企業還應努力具備五大基因,即市場觀基因,通過尋找特定的細分市場,開辟新型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認知觀基因,努力具備完整的產業知識體系及深厚的技術積累,以形成快速響應個性化需求的能力;要素觀基因,形成自身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生態觀基因,通過產業集群內部的協調能力,既充分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又構建可靠、高效、經濟的供應鏈系統;組織觀基因,通過較強的產品組織制造能力,形成較高的生產率。(李心萍)

    轉載請注明出處。

    機器人產業機械工業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