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研究機構Reportlinker發布的最新報告(The global sensor market),預計到2025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285.6億美元,在2020-2025年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8.86%。
據報告,傳感器市場正受到對傳感器豐富應用的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提供精確精確測量的傳感器的發展對于推動新型應用的需求至關重要。
例如,在無人駕駛飛機的情況下,為了提高飛行的穩定性和著陸精度,必須精確測量氣壓。此外,跨區域的工業自動化以及對小型消費類設備(如可穿戴設備和與IoT連接的設備)的需求是推動傳感器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
工業4.0的革命使機器變得更加智能和直觀,對傳感器的工業應用的需求也在增加。新機器的設計旨在提高效率、安全性和靈活性,并能夠自動監視其性能,使用情況和故障。因此,這些應用刺激了對高度敏感的傳感器的需求。
此外,智慧城市計劃還推動了人們對結合智能設備使用的智能家居的接受。日益城市化以及管理基礎設施和資產的需求正在鼓勵世界各國投資多個智能城市項目。根據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的數據,到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支出達到343.5億美元。
市場正在見證創新,這將進一步創造市場競爭。例如,密蘇里科技大學正在開發一種電子傳感器,可以通過分析某人的呼吸來檢測病毒。將來可以使用它來控制冠狀病毒等流行病的傳播。迪拜和底特律的一家初創公司Derq正在開發一種系統,該系統結合了道路傳感器、人工智能和汽車中的計算機,可將潛在危險通知駕駛員。
2019年8月,麻省理工學院開發了一種新的水下傳感器和通訊系統,該系統既不需要電池也不用電。這可以幫助建立水下物聯網,從而可以進行實時海溫和海洋生物監控。
主要市場趨勢
自動化和工業4.0的出現推動市場增長
▲▲▲
印度正在加速幾種新興傳感器和物聯網技術的部署。印度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更大規模地部署這些新興技術,從而帶來規模經濟。每天都有新的基于物聯網的機會和 生態系統在發展。印度政府正在采取多個步驟,通過創新舉措來推動采用新興技術,包括“數字印度”、“印度制造”、“智慧城市”等。這些舉措有望進一步促進 該國傳感器市場的發展。
中國工業現代化的政治推動產生了對智能制造產品的巨大需求,例如智能傳感器和無線傳感器網絡。傳感器技術的國際供應商目前在中國淘金熱。中國的行業對高端機床、智能傳感器和其他技術有巨大的需求。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是跨多個行業的價值鏈和過程對傳感器應用的需求不斷增長。在日本,解決社會問題的傳感器需求很高。預計日本人口老齡化將增加對更先進的醫療保健和老年護理服務的需求。
此外,韓國現代摩比斯公司將在年底之前通過生物特征心率測量來增強汽車系統。該系統使用傳感器來更準確地檢測乘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