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激光芯片

    321億顆!中國芯片持續創新并推進國產替代

    激光制造網 2023-04-26 我要評論(0 )   

    統計數據指出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口的芯片數量較去年減少了321億顆,芯片數量降幅為22.9%,按照這樣的勢頭,預計今年中國的芯片進口量將減少超過1200億顆,較去年的970顆降...

    統計數據指出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口的芯片數量較去年減少了321億顆,芯片數量降幅為22.9%,按照這樣的勢頭,預計今年中國的芯片進口量將減少超過1200億顆,較去年的970顆降幅還增加了近三分之一。

    一、國產芯片持續創新替代進口芯片

    這兩年來國產芯片打破了許多芯片空白,GPU芯片、射頻芯片、模擬芯片等都以國產芯片替代,推動國產芯片自給率提升至超過三成,隨著中國芯片的發展,美國試圖在高端芯片方面遏制中國芯片的發展。


    美國拉攏了荷蘭、日本等限制對中國出口先進芯片設備,借此阻止中國研發先進的芯片,然而中國芯片卻通過發展芯粒技術、芯片堆疊技術等提升國產芯片的性能,進而在部分芯片領域替代美國的高端芯片。


    據稱龍芯推出的3D5000就是通過將兩顆3A5000整合在一起,擁有高達32顆核心,性能已達到Intel主流的服務器芯片水平,借此進一步在服務器芯片市場替代美國芯片。芯片堆疊技術之所以在服務器芯片上率先得到應用,在于服務器的空間更大,可以解決芯片發熱問題。

    中國制造所需要的芯片,有七成都是以28納米及以上的成熟工藝芯片,而芯粒技術和芯片堆疊技術可以提供高性能的芯片,無疑滿足了更多行業的芯片需求,如此國產芯片自給率進一步得到提升。


    除了基于現有的硅基芯片技術進行改進之外,中國還在研發更先進的量子芯片、光子芯片乃至碳基芯片等,而且已率先籌建了全球領先的量子芯片、光子芯片生產線,這些芯片技術商用后,中國芯片更有望取得芯片技術領先優勢。


    二、美國芯片徹底淪為庫存


    美國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場的份額近五成,而中國則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進口國,2022年中國進口的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場份額高達近七成,自然中國減少了芯片進口,首先受損的就是美國芯片。


    2022年上半年美國芯片就傳出了庫存激增的消息,到了去年下半年更多美國芯片企業傳出庫存高漲的消息,由于庫存的壓力,美國芯片已不得不大舉減少給臺積電等芯片代工企業的訂單,然而仍然無法遏止庫存的上漲。


    除了美國芯片之外,韓國芯片也在今年傳出了庫存高企的消息,韓媒報道指出韓國的存儲芯片激增兩倍多,其中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企業韓國三星的芯片庫存價值已高達3400億元人民幣,在庫存的壓力之下,歷來采取逆周期擴張的三星也不得不停下了擴張的腳步,甚至降低了存儲芯片的產能。

    為了解決芯片庫存問題,Intel在業績已出現虧損的情況下,不得不求助于中國市場,對最新款的13代酷睿i5、i7為中國定制芯片,增加緩存、提高性能同時降低定價,以求中國市場能幫助消耗庫存;隨后AMD也跟進降價,在中國市場對部分芯片降價四成求售,由此可見美國芯片企業承受的庫存壓力多么大。


    在早兩年,美國芯片可是不愁賣的,甚至將芯片價格提高百倍,客戶也爭相搶奪,然而短短兩年多時間,美國芯片卻陷入庫存困境,如此鮮明的對比讓美國芯片欲哭無淚,面對堆積如山的芯片,如今美國芯片已不知出路在何方。

    美國芯片陷入如今的窘境,完全是咎由自取,美國以蠻橫的態度限制對中國出售芯片,打斷了全球芯片供應鏈,然而中國芯片卻因此激發了巨大的潛力,快速發展國產芯片,替代美國芯片,讓美國芯片無處可賣,正如比爾蓋茨所言,美國的做法只會讓美國芯片蒙受巨大損失,如今一切都應驗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國芯片,激光芯片,持續創新,國產替代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