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風水力發電

    2050年我國將完成能源體系變革

    計紅梅 來源:科學時報2010-12-16 我要評論(0 )   

    在 11 月 18 日舉行的首屆中國工程院 國家能源局能源論壇開幕式上,本屆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透露,依據中國工程院 中國能源中長期發展戰略 咨詢研究課題組的...

    1118日舉行的首屆中國工程院·國家能源局能源論壇開幕式上,本屆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透露,依據中國工程院中國能源中長期發展戰略咨詢研究課題組的成果,在實施科學、綠色、低碳能源戰略的前提下,到2050年我國將基本完成能源體系的變革,實現能源供需模式的科學平衡。屆時,能源結構中,潔凈能源將占一半以上,并呈繼續增加勢頭,為下世紀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杜祥琬認為,2050年前的40年,是我國能源體系的轉型期,我國將從現在比較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的能源體系,逐步轉型為節約、高效、潔凈、多元、安全的現代化能源體系,能源的結構、顏色、質量都將發生革命性的變革。2050年前后,我國將擁有一個中國特色的能源新體系,進入比較自由的綠色、低碳能源發展階段。

    杜祥琬特別強調,2020年前的10年,特別是十二五時期,是上述攻堅任務能否完成的關鍵期,也是全面轉向科學發展軌道的關鍵期。為了確保我國已作出的“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諾兌現,十二五期間我國的碳排放強度要再降20%,并力爭使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在2030年前后達到峰值(估計峰值約90億噸/年),然后逐步下降,在2050年顯著回落到更低水平。

    杜祥琬指出,這一戰略定位的基礎是以科學的供給滿足合理的需求。對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人均資源小國,必須確立“#p#分頁標題#e#人均能耗應控制在顯著低于發達國家的戰略思想,實現有控制的健康發展。

    本次論壇由中國工程院與國家能源局主辦。在為期兩天的時間里,來自國家相關政府部門、主要能源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的代表將圍繞科技創新促進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探討我國的能源現狀、技術發展和改革情況,為我國的能源發展建言獻策。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