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碁與華科一周內雙雙落戶,重慶打造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變成現實。
過去的一周,重慶可謂雙喜臨門。宏碁全球生產基地暨中國第二營運總部落戶重慶;全球最大電路基板(PCB)制造商———華科事業群又來渝建西部總部暨第二生產基地。
在華科入渝的簽約儀式上,市長黃奇帆說:“隨著惠普、宏碁相繼落戶重慶,廣達、英業達、富士康、仁寶、緯創、和碩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商集聚重慶,以及華科等零部件廠商的入駐,重慶打造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變成現實。”
一座城市,能同時匯聚筆電產業的全球第一惠普與全球第二宏碁,還有富士康等眾多臺灣代工企業,也難怪重慶人說起話來底氣十足。
惠普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為18%—21%,宏碁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為16%—17%,兩者在全球共同占有34%—38%的市場。按照全球筆記本電腦需求30%左右的增幅,惠普、宏碁以及其他品牌商在重慶下單,到2015年重慶電腦產量將達到1億臺。
“這個數字相當于兩年前,上海江蘇兩地筆記本電腦產量的總和。”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說。
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迅速在重慶發酵。
惠普落戶,吸引同為世界500強企業的富士康、廣達、英業達三大代工商,以及120多家零部件生產企業到重慶建廠。這使得重慶筆記本電腦的本地配套率,在今年年底將達到30%—40%。
宏碁簽約,又吸引仁寶、緯創等更多的代工商,以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加入重慶筆記本電腦產業。到明年年底,重慶就有望將筆記本電腦的本地配套率提升到70%。
品牌商、代工商、零部件企業一起發力,重慶的筆記本電腦產業將迅速在“十二五”期間壯大。
按照平均每臺筆記本電腦所形成的產業鏈產出7000元計算,筆記本電腦產業鏈總產出將為重慶帶來7000億元的巨大產值。
市委書記薄熙來表示,電子信息產業將一舉趕超長期占據重慶工業“半壁江山”的汽摩產業,成為“十二五”重慶經濟的第一支柱產業。
雙雄共舞
用惠普的訂單來打動富士康,再用富士康的強大制造能力來吸引惠普。
從兩年前的白手起家到今日的風云聚會,重慶筆記本電腦產業的故事,一切得從惠普開始。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中,重慶市政府在進行經濟調研時發現,全球從原材料工業到裝備工業,到一般消費品電子產業,市場幾乎都萎縮了30%-40%,但筆記本電腦銷售逆勢增長20%以上。
重慶押寶筆記本電腦產業,招商的目光自然盯準了全球筆記本電腦老大惠普。此時,惠普正在全球選點增產,印度、馬來西亞、印尼,以及中國一些城市都進入候選名單。
而對于一個沒有多少IT產業基礎的內陸城市,重慶起初并沒有引起惠普的興趣。但重慶的招商團隊卻顯得信心滿滿:“重慶是老工業基地,人才比較集中,我們有能力在重慶把一個整機所需要的零部件80%本地化,使得零部件運輸幾乎沒有物流成本,剩下20%極少的戰略物資在世界范圍內配置。如果三年后,重慶未兌現承諾,由此引發的全部物流成本,由我們補貼。”
這個方案征服了惠普的老總。惠普決定將4000萬臺電腦生產基地放在重慶。
從美國歸來之后,重慶將下一個目標瞄準了全球代工巨頭富士康。
這一次,重慶方面再次拋出了與眾不同的談判思路。黃奇帆回憶說:“我進他(富士康總裁郭臺銘)的會議室不到三分鐘,一個開場白就把他給挑起來了,我告訴他今天不是向他招商,而是給他一單生意。惠普搞了4000萬臺筆記本給重慶。富士康過去做了很多零部件加工,但沒有做一臺整機。如果富士康到重慶,將可以獲得l500萬臺的份額,既做整機,又做零部件,條件則是必須把零部件廠商帶過來,零部件基地要搬過來。”
這一說法立馬吊起了郭臺銘的胃口,當即就把十幾個部室主任和四個副總裁一起叫來參與會談。原本只有半個小時的見面,最后被延長至三個半小時,合作意向基本敲定。
用惠普的訂單來打動富士康,再用富士康的強大制造能力來吸引惠普———長袖善舞的重慶人就這樣讓聞名世界的IT雙雄一起入渝,重慶筆電產業高歌猛進的大戲就此開鑼。
模式之變
筆電產業誰擁有零部件加整機一體化基地,誰就站在世界供應的高地上。
重慶能夠成功吸引眾多IT巨頭的,還在于一套“垂直整合一體化”的全新商業模式。
過去近30年,筆記本電腦生產是水平分工模式,電腦廠商搞設計、銷售,臺灣代工廠商搞整機組裝,東南亞、中國沿海做零件制造,因此需要把加工點設在沿海以方便運輸。
“石油是10美元一桶的時候可以這么干,現在近100美元一桶了,就不合理了。”黃奇帆表示,重慶地處內陸,四面環山,若采用沿海水平分工模式,不管其要素成本多么低廉,稅收政策多么優惠,進項物流成本在該模式下肯定比不過沿海地區。
“一個筆記本電腦有一千多個零部件,如果實現本地化就沒有航空運費,幾乎等于零距離。現在的世界誰擁有零部件加整機一體化基地,誰就站在世界供應的高地上。”黃奇帆說,重慶筆電基地是整機加零部件的垂直整合,從原材料到零部件,到整機一體化的這樣一個基地。
目前,重慶已規劃打造“一區十園七基地”筆記本電腦產業配套體系及產業集群。到“十二五”末期,重慶筆電產業本地配套率將達80%。
一區是指整機裝配區,以西永微電子園為主體,發展整機、顯示器、連接線、芯片等產品;十園則是專業配套園區,例如外圍設備產業園、顯示產業園等,分別位于江北區等10個區縣;七基地全是原材料供應基地,其中包括南川的鋁材供應基地、綦江園區的銅材供應基地、萬盛的鎂材供應基地、晏家工業園的鋼鐵供應基地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