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傳統國企向現代跨國公司轉變,實現企業體制機制的新跨越
· 由跟蹤創新向自主創新轉變,實現航空科技發展的新跨越
· 由傳統產品和服務向全價值鏈的產業化、體系化發展轉變,實現軍民融合的新跨越
"聚焦科學發展主題,給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主線,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2011年1 月14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林左鳴在2011年度峰會上作了以此為主題的工作報告,并提出了"十二五"時期中航工業要堅定不移地深化 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三個新跨越:由傳統國企向現代跨國公司轉變,實現企業體制機制的新跨越;由跟蹤創新向自主創新轉變,實現航空科技發展的新跨 越;由傳統產品和服務向全價值鏈的產業化、體系化發展轉變,實現軍民融合的新跨越。
空軍副司令員景文春、海軍副司令員張永義、國防科工局副局長虞列貴、總裝軍兵種部副總師李剛、國 務院派駐集團公司監事會主席馬力強出席大會并講話。二炮裝備部總工程師田阜紀、民航局適航司司長張紅鷹、空軍裝備部副部長張偉、海軍裝備部副部長宋學、國 務院國資委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周勝建、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巡視員李本建等領導在主席臺前排就座。會議由中航工業副總經理譚瑞松主持。共有1500 余名代表在86個會場同步分享了中航工業改革發展成就和"十二五"發展思路。
林左鳴在報告中指出,"十一五"是中航工業發展史上不尋常的五年。以2010年各項任務全面完成 為標志,中航工業圓滿完成"十一五"改革發展任務:逆勢而上,在金融危機中實現平穩較快增長;再造魂魄,市場化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自主創新,航空科技實 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寓軍于民,民品業務實現持續快速發展;政治堅定,黨建、廉政建設、隊伍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眾志成城,用實際行動肩負央企社 會責任。當林左鳴提議向取得突出成績的研制團隊致敬時,全場爆發出持久的熱烈掌聲。
經過"十一五"發展,中航工業發生了巨大改變,改革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林左鳴表示,未來我們要 繼續堅持思想引領行動;統籌好改革與發展兩個大局;走做強做優做大的路子,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實現三者更高水平的統一;把握好專業化與多元化的關系;努力 實現實體經濟與廣義虛擬經濟協調發展。
"十二五"是集團公司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五年。林左鳴強調,要抓住發展戰略機遇期,加快解決各種矛 盾和問題,為今后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掌握發展主動權;要堅持科學發展這一主題,把握轉變發展方式這一主線,堅決貫徹落實集團公司 發展戰略,堅持軍民并舉推動航空主業,做強做優做大,實現強企、強軍、強國目標。
"通過五年的努力,把集團公司建成科技領先、產品一流、服務優質、品牌知名的企業集團,向著具有 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林左鳴指出,集團公司改革調整在2011年要取得實質性的成效。基本建立權責分明、流程暢通、運作高效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在"十二五"中期,集團公司初 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直屬單位做實并實現整體上市;有條件的成員單位試點改成分公司,真正成為成本中心、優異中心;最終把集團公司改制為戰略管控和財務控 股兩棲型控股集團,從而形成集團公司、直屬單位兩級上市的格局,全面實現市場化改革目標,真正建立市場化體制機制。堅持"走出去"戰略,加大"走出去"力 度,積極推進市場國際化、技術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全力推動集團公司向著跨國公司轉變。利用已有的基礎和條件,通過并購發展、集成發展、創新發展等路徑走 出一條跨越發展之路。
開好局,起好步,給力"十二五"是2011年的首要任務。林左鳴強調,2011年中航工業要聚焦 科學發展這一主題,著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這一主線,深入實施"兩融、三新、五化、萬億"戰略,加快改革到位,加強自主創新,提升管理水平,打造優秀隊伍, 完成全年任務,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他部署了2011年的八項重點任務:全力以赴,確保完成科研生產任務;加快調整,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面向市 場,加速發展民用航空產業;努力開拓,全面推進非航空產業;夯實基礎,著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強化管理,不斷提升科學運營水平;保障發展,進一步加強人才 隊伍建設;凝心聚力,繼續抓好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
上級領導在講話中都對中航工業"十一五"及2010年的成就表示祝賀。景文春表示,中航工業的團 隊精神、拼搏精神和不服輸的勁頭讓他感觸最深,特別是在型號攻堅的關鍵階段,抓科研、抓生產、抓攻關不分白天黑夜,不分領導干部和普通職工,一塊想辦法, 一塊著急上火,一塊分享成功的喜悅,這反映出中航工業干事業的精神,要繼續發揚下去。
景文春表示,空軍的發展歷來與國家航空工業的建設步伐息息相關,"十二五"中航工業一定要以軍民 融合為指導,不斷在融合的內容、層次和深度方面下功夫,調動社會方方面面的資源,逐步走出"產學研用"的新路子;要創新理念方法,不斷提高企業科學管理水 平,特別是這一次集團提出了"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的宏偉目標,更需要有國際的視野,開放的眼光和現代化的管理;要繼續發揚團結一致、集智攻關 的優良作風,狠抓重點型號裝備建設;要不遺余力地抓好裝備質量安全。他希望與中航工業繼續強化合作,共迎機遇挑戰,攜手并肩,榮辱與共,為航空工業發展做 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張永義代表海軍對中航工業取得的成績表示熱烈祝賀,對"十一五"以來中航工業為海軍裝備建設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2011年,型號任務繁重,他希望中航工業再接再厲,取得更大成就。
虞列貴充分肯定了中航工業2010年及 "十一五"的成績。他表示,"十二五"規劃要重提"保軍第一",以軍為本,保質保量完成型號任務;團結協作,集智攻關,努力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注重長遠 發展,提早謀劃落實"十二五"規劃;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加強固定資產投資管理;做好生產安全和保密安全。
李剛代表總裝備部向長期以來為航空事業付出巨大心血、做出重大貢獻的航空戰線的同志們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同時希望中航工業要抓緊籌劃,加快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航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的航空工業發展路子。#p#分頁標題#e#
馬力強希望中航工業結合制定"十二五"規劃,明確發展目標,落實發展舉措,做到行動有方向,奮斗 有目標,工作有抓手;加強科研攻關和創新能力建設;以科技進步、自主創新促進發展;圍繞主題、主線有效整合資源,調整體制機制,發揮整體優勢,確保科研生 產;加強內控機制與財務管理體系建設;充分抓住有利時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國務院辦公廳、財政部、商務部、審計署、證監會、總參陸航部,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 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南昌航空大學等單位有關部門的領導出席了大會。中航工業領導顧惠忠、徐占斌、吳獻東、耿 汝光、湯建國、李玉海、張新國、高建設、李方勇,中航工業科技委主任劉高倬、張彥仲、張洪飚,中航工業顧問梁振河、許煥剛、鄭榮生等出席會議。航空界院 士、"航空之星"和中航工業"風云人物"被特別邀請出席會議。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