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航天/武器

    美國激光武器研發進入攻堅階段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華網2011-10-13 我要評論(0 )   

    星球大戰符合現實嗎?我們是否終于將要目睹死光的出現?激光武器經受考驗。 在激光問世50年之后,這種無處不在的現代技術或許已準備好提供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中屢見不鮮...

        星球大戰符合現實嗎?我們是否終于將要目睹“死光”的出現?激光武器經受考驗。

      在激光問世50年之后,這種無處不在的現代技術或許已準備好提供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中屢見不鮮的東西――激光發射器。

      技術的進步已經使軍方試驗人員有可能利用陸基激光器擊落來犯的迫擊炮彈,軍事指揮員接近于能夠從空中發射瞄準坦克或地雷的激光脈沖。

      波音公司在西稚圖的機載激光器計劃是一個導彈防御項目,屬于美國國防部支持的數十個“定向能”計劃之一,這些計劃由波音、雷神和諾思羅普-格魯曼等軍火承包商負責實施。波音公司的邁克?里恩說:“讓我來告訴你,我們就是看不見的‘死光’。”

      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汽車公司就用激光器切割制造汽車用鋼板,今天它們用功率在2500至5000瓦之間的激光器,每分鐘可以切割數百英寸鋼板。軍事研究用激光器目前的功率則高出10到20倍,因此其潛力得到大幅提升,可在數秒之內切割金屬。

      《假想武器:五角大樓科學內幕探秘》一書的作者莎倫?溫伯格認為,激光器正在日益得到軍方的使用。槍炮的瞄準器采用激光裝置,激光裝置“鎖定”目標以便幫助指導飛機從空中投放炸彈,通信線路的安全也依賴于這種裝置。

      發展激光武器的主要障礙之一始終是如何生成足夠能量,以獲得作戰計劃人員所設想的那些類型的激光脈沖。不過設計人員最近跨越了100千瓦的基準功率,這被認為是研制工作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工程師改進了透鏡涂層、激光器制冷和微型化電子器件,從而避免了大功率激光脈沖在操作過程中把武器本身燒毀。

      于是,多年的研究終于產生了在戰場上有用武之地的激光器,只有一個可能的例外――彈道導彈防御。然而恰恰是在這個防御領域,使用激光器的概念得到了最多的宣揚。

     

    美軍在進行激光武器試驗。

      為什么呢?成本是一個原因。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去年取消了購買一架裝備激光器的波音747飛機的計劃,為納稅人省下2.14億美元。該計劃的進程比預定晚了8年,并已超支40億美元。蓋茨還質疑一種需要在距離導彈80英里范圍內才能將其擊落的激光器的實用性,因為這意味著它必須飛越敵方的空防區域――這很可能是自殺之舉。

      前空軍首席科學家、目前在馬里蘭大學任教的馬克?劉易斯說:“把激光器安裝在747這樣的大型飛機上工作是一回事,把某種真正有意義的武器投入戰場則是另一回事。”那架747原本將成為軍方第二架裝備激光器的飛機。現有的代號YAL-1的747“機載激光器試驗機”與其說是件武器,倒不如說是個研究項目。

      劉易斯說,軍用激光器計劃功率的提高出人意料。1月份使用的安裝在747飛機上的100千瓦(或更大功率)激光器足以在不到2分鐘的時間內把飛行中的導彈燒出一個窟窿。

      但是溫伯格認為,仍然存在著減輕激光武器重量的難題。全國研究委員會說,導彈防御局的化學激光器重量超過17.5萬磅。溫伯格說,如果走訪實驗室,“你會看到激光器的尺寸差不多有兩幢樓那么大。你不可能把它裝到槍管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