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賽納科技創新中心在珠海成立,民族責任感又一次點燃了國產打印機產業的星星之火。
此次在珠海成立的“賽納科技創新中心”由工信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大連理工大學和珠海賽納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是中國打印機和耗材行業中,首個國家級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與企業、高校共建的研發平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賽納科技創新中心旨在以產學研合作聯盟的方式,推動我國集成電路芯片和軟件技術在我國激光打印機產業領域的應用和產業化,通過整機帶動芯片和嵌入式軟件產業的上下游聯動。
小小一臺激光打印機售價低則不足千元,但一臺激光打印機背后需要多少技術支撐卻鮮有消費者知道。例如你將紙張放進打印機,再到紙張成像,這就涉及高精度圖像傳感控制、高速激光掃描和超精細靜電成像等等技術。市民張先生說:“中國能造飛機、導彈,還有自己的航母,怎么可能制造不了一臺激光打印機?”但這一問題確實存在。
珠海賽納成立于2006年4月,原本主要從事打印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打印耗材行業上一直順風順水發展的賽納表示將研發中國第一臺具備自主核心技術的激光打印機時讓人捏了一把汗。
激光打印機行業的“潛規則”讓不少企業對其研發“敬而遠之”。賽納方面人士告訴記者,少數國際跨國公司組成的打印巨頭“聯盟”為這個行業制定了特殊的商業模式,他們將高技術含量、高制造難度的打印機低價出售,再通過后續的高價打印耗材牟利。同時又申請了十幾萬項打印機及耗材的技術專利,形成了龐大的專利壁壘。在國外巨頭制造的“紅海”中,打印機產業只被少數幾個跨國企業牢牢掌握。近十年來,在全球再沒有一家企業能闖入打印機研發制造這一領域。
賽納首款激光打印機奔圖的誕生,讓人感受到更多的是民族自豪感。2010年,該產品選擇在人民大會堂發布,就是宣告這個產品被烙上了深深的“中國情結”。
聯想控股是賽納打印的投資方之一,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志認為,珠海賽納推出了國內首款自主知識產權的激光打印機,意味著中國告別了激光打印機完全依賴進口的時代,也宣告國際跨國公司對全球打印機技術領域近30年的壟斷被打破了,全球行業市場的壟斷格局將被改寫。另外,記者還得知,自主研發的打印機為國家信息安全提供了解決方案,因為打印芯片容易造成國家安全信息外流,危害國家安全。
從耗材產業進入打印機產業,賽納科技究竟有多大的取勝把握?又有多少人看好?賽納科技方面認為,受打印機商業模式制約,只有處于產業鏈下游的打印耗材企業,利用從打印耗材獲取利益的支撐和已有技術的積累,尚有機會升級打印機行業。而賽納科技董事長汪東穎認為,以耗材的成功為根據地,進軍上游打印機產業,這是賽納發展的必然選擇。
賽納科技2007年銷售收入2.5億元、2008年4.3億元、2009年6.7億元。根據2011中國福布斯潛力企業排行榜資料顯示,珠海賽納從2007年至2009年平均凈利率增長達210.8%。
激光打印機通用耗材是個分散的市場,全球市場份額在70億元左右,賽納占領了全球激光打印機通用耗材10%的市場份額。據了解,目前賽納科技90%的銷售收入來自海外市場。雖然奔圖打印機已經批量生產,但是在賽納科技的總體銷售中,所占的比例依然比較小。賽納科技負責人稱,奔圖現在和將來都還是會以國內市場為主。國內市場需求表現出與國外市場比較大的差異,賽納科技在產品方面,會更注重中國市場的需求,為中國客戶定制打印機。記者從權威渠道了解到,賽納方面計劃兩個月后會發布幾款多功能打印機以及高速打印機產品,豐富奔圖的產品線。從事銷售行業的張先生表示,如果在國產和進口打印機中做選擇,他會選擇國產打印機,因為價格低廉而且符合國人的使用需求。
奔圖激光打印機的誕生,對賽納傳統的耗材業務也是一個利好。如果沒有自己研發的打印機,通用耗材的主動權則不足,產品只能根據打印機企業做出被動調整。如今奔圖的誕生,也帶動的賽納耗材的前行。目前,珠海賽納科技的激光打印耗材產業,已經在珠三角地區聚集了316家產業配套企業。而賽納科技的激光打印機產業,已經聚集了珠三角373家產業配套企業。
賽納科技的激光打印機項目是珠海未來五年重點扶持和支持的十大產業之一。中國第一個專業從事激光打印機研發制造的賽納科技打印機產業園建筑面積將超過40萬平方米,已經動工建設,預計總產值近百億元。在廣闊的打印機及打印機耗材市場,賽納的“星星之后”將如何“燎原”,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