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中國駐德國大使吳紅波參觀了位于Ditzingen的通快總部。他斷言:“從長遠來看,通快的產品適合于于中國的蓬勃發展。”
大使對通快機床和激光器的技術潛力印象深刻。通快高層管理人員Nicola Leibinger-Kammüller, Peter Leibinger, Mathias Kammüller 和Friedrich Kilian帶領大使及隨訪人員參觀了工廠的幾個區域,包括展示間以及LAC和激光器生產車間。
大使用“兩個七”設想了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剛剛通過的2011至2015年的五年計劃包括國民經濟增長7%并且年均收入增長7% 。吳紅波還說到:“這些數字表明了中國將長期需要大量的通快設備。”
吳紅波說:“中國的中西部地區應該迅速抓住機遇。因為在他看來這兩個地區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樣,他也看到了這兩個地區在醫療技術上的巨大發展潛力。“中國不斷推進的城市化進程意味著將有更多的醫院。而且必須配備更多的醫院。”
通快總裁兼董事會主席Nicola Leibinger-Kammüller強調:“多年來通快一直與中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在中國擁有眾多生產工廠。在中國,我們期望在稅務、海關和法規方面能夠享受與本地制造公司同等的待遇。”
應路德維希堡國會議員Steffen Bilger之邀,大使對作為德國經濟中心地區之一的路德維希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訪問。除了通快,他還參觀了作為典范公司之一的博世公司。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