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通訊用的光纖激光器輸出功率一般都是毫瓦級
它與我們傳統加工用的工業激光的顯著區別有:
1、用摻雜離子的光纖作為工作物質
2、用光纖光柵代替光學鏡片構成光學諧振腔
3、LD泵浦源可以通過尾纖與摻雜光纖無縫耦合
4、導光部分也直接采用光纖輸出
但是該種激光器的單模纖芯直徑只有9um,而且只能采用端泵,無法承受太高的功率密度;另外,單模纖芯對LD的模式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只有單模光才可以耦合進纖芯進行有效泵浦,可惜大功率單模LD至今無法實現;最后,強泵浦光耦合在很細的纖芯里會出現嚴重的非線性效應,從而改變會改變光學性能和降低轉換效率。由于該種激光器受到功率的影響,一直以來只局限于光通訊領域;同時由于巨大的行業差距,幾乎無人曾敢把它與激光加工聯想到一塊。所以,大功率輸出是光纖激光器發展的最大瓶頸,幾乎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在圍繞這個問題展開。
盡管中國絕大部分人士是在2002年以后才意識到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可是俄羅斯至少潛心苦研了20年后有了IPG公司,英國也至少研究了30年也有了SPI。他們在冷戰時代都肩負著重要的國防使命,得到了國家的鼎立支持并一直是軍事領域的絕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