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理解的激光武器實際上是特指高能激光武器,它發射的高亮度激光束照射到目標上產生的高溫,會很快對照射部位造成永久性損傷。由于激光束從發射到擊中目標所用的時間少到可以忽略,幾乎;瞄準即摧毀,特別適合對付高速目標,因此美國最著名的戰略激光武器就是針對速度奇快的洲際導彈。
在冷戰期間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中,部署在太空的激光炮就是攔截蘇聯洲際導彈最重要的部分。五角大樓認為,太空激光武器能在數百到幾千公里的距離上摧毀空中和太空中的任何目標,而且太空中沒有地形阻攔,也沒有空氣擾動影響,因此是對付洲際導彈最好的手段。按照設計,整個系統由20顆搭載激光炮的衛星和10個軌道鏡組成,每顆衛星攻擊范圍能覆蓋地球表面積的1/10。
盡管星球大戰計劃隨著冷戰結束被取消,但美國每年仍向高功率激光武器項目投資數億美元。1994年美國曾提出雄心勃勃的計劃,要用 12個阿爾法化學激光武器平臺覆蓋全球,并在2003年部署天基激光作戰星座。但由于體積過大等限制以及國際環境的變化,美國最終放棄該計劃。
除太空激光反導計劃外,美國空軍還在研制裝載在飛機上的機載激光武器用于反導。由美國軍火巨頭波音公司、洛馬公司和諾格公司聯合研制的ABL機載激光武器是一種裝載在波音747客機上的45噸重的激光炮,它能發射數兆瓦的高強度激光束,射程遠達400公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