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激光技術(激光打標機等)的發展可謂是神速,那么是什么因素促進了激光技術的發展呢,我們來看一下:
第一。行業優勢: 做行業的知情者,做行業應用的專家一直是國際上高附加值激光加工系統銷售的法寶。瞄準一個有潛在需求的行業,扎實研究整個行業的需求細節,為這些行業提供最適合的加工系統,甚至為這個行業考慮更多,將是企業追求顧客滿意度的一種體現方式。舉例而言,華工激光是國內做鋼鐵軋輥毛化處理的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公司。我們查閱國外的資料,竟沒有哪一家專業的激光廠商是專門生產激光毛化系統的,軋輥的激光毛化工作基本上是鋼鐵公司自行采購激光器、自行設計系統完成的。而華工激光敢于沉下心來,邊干邊學,終于使其在國內鋼鐵冷軋行業獲得較高的知名度,激光軋輥毛化系統在濟鋼、昆鋼等公司的良好運行,又為其贏得了唐山建龍鋼鐵、重慶鋼鐵等大型鋼鐵公司的訂單。目前,華工激光正擬將激光軋輥毛化項目作為一個新的業務方向獨立出來以促進其快速發展。
第二。集成優勢:能夠面向行業應用,組織合適的資源,集成符合市場需求的加工系統,這就是集成優勢。在武漢地區激光企業中,楚天激光和華工激光均有較強的系統集成優勢,很多在國內使用的專用激光加工系統出自這兩家公司。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與企業之間尋求產品差異以討好不同偏好的用戶群體,產品的差異必然加工系統的差異。面向用戶的系統集成將是一個高附加值的巨大市場,并且市場進入的門檻較高。集成優勢基礎于行業優勢,只有做好充分的行業調研,才能集成出真正適合整個行業使用的系統
很遺憾的是,目前濟南地區激光打標機企業的集成優勢尚未作為一個核心優勢顯現出來,其原因有:行業調研不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過于追求低成本優勢,不愿意采用優秀器件與激光器,系統不夠穩定,有第一次沒有第二次;不能以點帶面,乘勝追擊,看到一點,看不到一面;
第三。規模優勢:將成熟的或者符合當前市場需求的產品實施標準化批量生產,以獲得規模優勢,也將是國內激光企業一個不錯的選擇。國內在工業激光產方面產值最大的深圳大族激光在激光標記項目上就是規模優勢的一個集中體現。武漢 中國光谷中的金運興業公司在激光雕刻機方面,也用規模化生產成就了企業的快速成長。
規模優勢應該基于行業優勢和集成優勢而實施。沒有適應于任何行業的所謂通用機型或者標準機型,離開具體的行業應用以及個性化的系統集成,僅從降低成本需要而實施批量生產只能說是簡單的粗制濫造,沒有用戶會歡迎這種產品。
第四。市場網絡優勢: 市場網絡的建設和成熟需要較長的時間。市場網絡的覆蓋區域與運行機制往往是衡量一個企業的最為重要的競爭力。目前濟南地區激光企業在國內市場網絡覆蓋方面做的比較出色,這也是濟南地區激光產品享譽全國的原因。下一個爭奪的重點將是亞洲、中南美洲、東歐、中東等地的市場網絡覆蓋。
市場網絡的硬件投入是一個很快的過程,但是市場網絡的運行機制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磨合和成熟并在企業內外部形成認同感。顯然,目前濟南地區激光企業的市場網絡尚處在一個磨合期。
第五。應用技巧:是指在長時間的激光材料加工實驗實踐中而總結出來的,被某些行業用戶認為特別有價值的專有技術。對于應用技術的開發并且將之商業化目前還不多見。這有用戶認同的原因也有自身重視不夠的原因。 對于某個行業某種材料或者工件掌握一種特殊的加工手段和應用技巧,也將成為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濟南欣天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憑借其在玻璃體內三維雕刻的加工技術,迅速在國內外玻璃體內三維雕刻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是這一優勢的具體體現。
以上這些優勢在近三年來逐步被武漢地區激光企業認識并重視。但這些優勢并沒有被政府作為一種戰略來引導,也沒有被企業作為自身核心競爭力來規劃。多數企業對這些優勢的利用還是被動的、偶然的,對追求絕對的激光器技術領先還在持續給予大量的資金注入或者人力物力投入。這不僅轉移了這些激光打標機企業的工作重點,將有限的資金分散到了難以有所作為的領域,更使本地區激光公司浪費了快速發展的機遇。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