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漢能巨額投資千億光伏大擴張 引發多重質疑

    星之球科技 來源:網易新聞2012-03-06 我要評論(0 )   

    中國光伏業的新生力量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最近一兩年來的大手筆投資,除了讓同行和外界驚嘆之外,同時也引來諸多質疑。 一方面,漢能控股投資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這個產...

             中國光伏業的新生力量——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最近一兩年來的大手筆投資,除了讓同行和外界驚嘆之外,同時也引來諸多質疑。

    一方面,漢能控股投資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這個產品和晶硅電池孰優孰劣的爭論已經持續多時;其次漢能控股一兩年內大手筆甩出將近1500億元的投資項目,它的資金從哪里來?

    漢能采取的策略是進駐二線城市,迎合地方政府的招商需求,獲得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由此在土地和資金層面上獲得支持,也將政府和銀行綁定在一起。但一旦市場變壞,由此或將引發巨大的風險。

    瘋狂擴張 誓言2012年產能要成全球最大

    12月25日,隨著浙江省副省長龔正的宣布,浙江長興漢能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正式投產。不過,也許是有意回避此前引發的太多爭議,漢能控股給網易財經提供的新聞稿并未提及該項目的投資額度等信息。

    據當地媒體報道,長興漢能光伏項目總投資120億元,一期投資是28億元。長興項目的產能是250兆瓦(1GW=1000MW=100萬KW),此前,漢能四川雙流基地項目一期300MW和廣東河源基地一期300MW已經分別于6月15日和11月19日實現投產,至此,漢能控股已經擁有850MW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產能。

    漢能控股公關負責人對網易財經表示,春節后還會有新的項目陸續宣布投產,到2012年,將形成產能2GW,并成為全球最大的硅基薄膜太陽能企業。這個說法實際上跟漢能控股此前宣傳的并不一樣,當初它說的是2011年即可達到2GW產能。

    即便如此,漢能控股的擴張速度也著實令業界吃驚。從2009年7月簽訂與廣東省河源市的投資協議開始,到2010年年底,漢能控股已經在國內簽下8個生產基地項目協議,總投資額超過1300億元。盡管光伏業是個燒錢的行業,但是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分析師謝晨看來,漢能控股的投資動作確實是光伏業罕見的大手筆。

    而最新的消息是,11月3日,漢能控股與新疆吐魯番市人民政府在吐魯番市簽署了2GW光伏發電基地項目合作開發協議,12月23日,漢能控股與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簽署總投資約150億元的1GW太陽能薄膜光伏(并網)發電基地協議。未來不長時間內,漢能控股還可能在貴州和重慶境內洽談出新的生產基地項目協議。

    漢能控股號稱是太陽能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所以在下游太陽能電站建設方面也是狂飆突進,號稱目前已與新疆、寧夏、江蘇、海南、山東、河北等省區和歐洲等地簽訂了約6GW的太陽能電站建設協議。

    弘亞世代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文平對網易財經表示,漢能控股的項目決策都是在太陽能電池價格高的時候做出的,所以也到了該投產的時候,只是趕上的時間點不是很好,加上剛投產質量不穩定,未來組件銷售可能會有困難。

    超千億資金來源是個謎

    今年以來,光伏產業遭遇寒冬,一方面是在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雙反調查等導致市場需求萎縮,多家企業停產,另一方面光伏組件產品產能嚴重過剩,市場價格不斷下跌。在這種低迷氛圍下,漢能控股大手筆擴張自然讓外界看不懂,從而質疑頻發。

    首先是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晶硅電池孰優孰劣的爭論已經持續多時,謝晨表示,長遠看兩種產品或能共存,但是由于薄膜產品光電轉換率低、占地面積大等,目前的市場認可度并不高。漢能控股執著于薄膜電池是否是明智的選擇尚有質疑。

    再就是漢能控股大手筆甩出將近1500億元的投資項目,它的資金從哪里來?漢能控股不是上市公司,其財務狀況究竟如何,外界無法得知。網易財經從交銀國際得到的一個數據是,截至2008年年末,漢能控股的資產總額是36.14億元。還有來自媒體報道的數據說,截至2009年年末,公司資產總額為32.67億元,負債總額為27億元,凈資產為5 .6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漢能控股旗下的兩個主要項目:總裝機容量2400MW的云南金沙江金安橋水電站今年3月份才正式并網發電,其三年前投入運行的江蘇如東風電廠則在去年被媒體爆出了運行困難,陷入虧損的消息。

    不過,對于外界的一系列質疑,漢能控股很少進行回應,行事異常低調。漢能控股公關負責人在接受網易財經詢問時僅僅表示,不清楚外界的質疑,所以無法回應。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有關人士對網易財經表示,漢能做出巨額投資計劃應該有其自身的戰略考慮,自然也會考慮到未來的盈利,商會無法評論太多,當前狀況下應該更多表示理解。新能源商會曾長期借用漢能控股的辦公室辦公,漢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是新能源商會的會長。

    而關于漢能控股的背景也有一定的神秘感。網絡上有關44歲的漢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的起家歷史稍顯混亂,按照他的自述,他是大學畢業后跟導師借5萬元在中關村做貿易起家,上世紀90年底初收購廣東一個小水電站后進入能源行業,從此認定方向,決定“用清潔能源改變世界”,“2020年漢能控股要成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清潔能源企業。”

    網易財經了解到,這十幾年間實際上李河君的經營方向也出現過多次反復。做水電期間,他還投資過房地產和化工行業,后來CDM項目被熱炒時,他也曾把節能減排認證等能源服務業務列為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也就是在這兩年,漢能控股的發展戰略才被正式確定為:“一基兩翼”即以清潔能源水力發電板塊為基礎,以太陽能光伏研發與生產為左翼,以太陽能光伏應用為右翼的產業結構。

    綁定地方政府和銀行 風險堪憂

    外界注意到,漢能控股的項目投資選擇的都是國內二三線地區,比如黑龍江雙鴨山、江蘇武進、浙江長興等,這些地方的政府部門有更加強烈的招商引資愿望。這也使得漢能控股在土地審批、項目貸款等方面得到了更多地支持。

    今年1月份,在確認漢能光伏產業研發制造基地及光伏發電基地項目落戶禹城后,農行德州分行出具了5.73億元的有條件貸款承諾函,而該項目的一期投資總共才7.2億元。今年8月份,廣東省河源市政府主要領導曾專門拜會國家開發銀行廣東分行,為河源發展尋求金融支持,會談期間就談到對漢能控股的支持。

    此前《時代周報》曾報道,漢能在江蘇邳州項目落地時提出,地方政府必須提供16億元的啟動資金,項目投產后一年償還。這個說法未被證實,但是后來的消息是,邳州地方政府在強制征地過程中引發了巨大爭議。

    可以印證地方政府支持的結果,就是漢能能實實在在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持。就在12月20日,國開行決定向漢能控股集團提供300億元的融資授信支持。此前,李河君曾透露,2010年,國家開發銀行就曾向漢能貸款43億元。

     “漢能控股是利用政府資源到極致的企業之一”,弘亞世代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文平對此表示,漢能控股有渠道獲得地方政府對其項目的支持,這不是一般企業所能做到的。但是外界無法獲知漢能控股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條款。


    劉文平表示,國內有很多太陽能企業都是通過地方政府提供土地后拿去銀行做抵押,獲得貸款再去買設備,也就是靠貸款堆積起項目的生產建設的模式發展的,所以很多企業的負債率和財務成本都很高,帶來的經營風險也很大。#p#分頁標題#e#

        有分析指出,企業和地方政府以及銀行之間的三角合作關系,最初看似平穩,如果項目發展的好產品賣的出去,那么最后就是皆大歡喜,但是如果項目投資失敗,那么地方政府和銀行就會成為最大的受害者。劉文平指出,這種把地方政府引入到經濟活動中的做法確實風險很大,無論是對光伏產業還是對于中國經濟發展來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