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械制造

    機械行業2012年行業形勢展望(三)

    星之球激光 來源:慧聰網2012-03-19 我要評論(0 )   

    困難之一是面臨國外越來越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障礙,尤其是我國市場經濟地位得不到發達國家確認,使我們在對外貿易爭端中吃虧很大;困難之二是外貿主管部門過于放任企業...

     困難之一是面臨國外越來越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障礙,尤其是我國“市場經濟地位”得不到發達國家確認,使我們在對外貿易爭端中吃虧很大;困難之二是外貿主管部門過于放任企業各自為戰,企業“走出去”缺乏國家的有力支持和協調,致使在出口市場惡性競爭愈演愈烈,難以形成整體競爭優勢。

        其中,較為典型事例是發電設備行業在國際市場的投標缺乏有力的引導和協調,肥水外流勢頭令人痛心但難以遏制。

        總之,盡管機械工業今年不會有“硬著陸”的“近憂”,但全行業仍須深懷憂懼之心。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國家的關注和支持,另一方面行業自身要主動應變,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千方百計提升核心競爭力,謀求長遠健康發展之道。

        2012年行業形勢分析

        思考2012年機械工業能否實現平穩較快的發展,需要對未來機械工業的需求環境、供給環境、政策環境、主要分行業的態勢等進行必要的分析。

        未來一年,我國內需形勢將呈現增幅回落逐步趨穩的態勢。2011年GDP增速逐季回落,四個季度分別為9.7%、9.5%、9.1%和8.9%,全年為9.2%,2012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仍可能繼續緩慢回落并逐步見底,底部區域預計在8.5%左右。

        鑒于我國仍處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經濟內在的發展需求仍然強勁;加之今年各級地方政府均已完成換屆,按過去經驗,經濟將出現新的發展沖動;此外,通脹壓力的逐漸舒緩也為宏觀調控政策增加必要的靈活性提供了可能。

        綜上,今年GDP增速雖將略低于上年,但不會低于8.5%(國家發改委預期目標值是7.5%),全年增長曲線很可能略呈“前低后平”走勢。因此,對今年內需趨緩的困難形勢既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但也不宜過分悲觀。

        而外需方面,需求增速將繼續趨緩。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比較嚴峻:美國經濟形勢雖好于西歐,但其“再工業化”的戰略轉變意在搶占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主導權,對我產業升級十分不利;西歐主權債務危機深重,經濟有陷入長期低迷的危險,對我出口不利;新興經濟體也面臨諸多困難。世界經濟下行趨勢明顯。

        另外,我國機械工業雖有一定國際比較優勢,但持續多年高速發展的出口,已引起日益加劇的貿易摩擦,今后繼續擴大出口的難度正在快速增多,因此對出口拉動力的估量以偏保守一點為宜。

        加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2010年升值3%以后,2011年又升值約5%;2012年2月10日,已達6.2937的匯改以來的歷史最高點。人民幣持續升值將削弱我進出口貿易競爭力,從而將增大進口而抑制出口。

        同時,在采購成本、財務成本持續穩步上升的情況下,過度擴張將是行業發展最大的危險。近年來,機械工業產能快速擴張,嚴重惡化了市場環境。雖然總需求將有所增長,但趕不上供給能力增長,惡性競爭將更趨激烈;尤其是近年投資高速增長的工程機械、輸變電設備、風電設備、機床等行業,價格戰將加劇。

        在政策環境環境方面,通脹壓力將開始舒緩,政策增加靈活性的空間加大。CPI和PPI同比上漲幅度都已進入下降通道;PMI同比增幅已降至50%臨界點附近;2011年CPI漲幅為5.4%,今年可能進一步放緩至4%左右。通脹壓力的放緩為政策增加靈活性提供了必要的空間。

    產業政策將繼續有利于機械工業發展。“十二五”國家支持發展的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機械工業有“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能源汽車”兩項,而其他戰略新高新興產業的發展也都會拉動機械裝備的發展。加上“04”專項、核電專項等重大專項的繼續實施,“三基”規劃和“三農”政策等利好舉措的落實,總體看來,政策和輿論環境對機械工業結構升級相當有利。

        2012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預計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速度將較上年溫和回落,但全年仍有望繼續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產銷增速預計在18%左右,機械產品價格有望基本保持平穩;利潤增幅將低于產銷,預計在12%左右;出口增長預計在15%左右。

        未來一年,電工行業仍以平穩發展為主基調,預計產值將增長20%左右。由于農電改造提速及特高壓輸電后續工程啟動,以及“低價中標”方針的調整,輸變電設備制造業的景氣度有望好于上年,不過因產能過度擴張的壓力很重,短期內難以緩解,所以該行業效益低下的困難仍難明顯緩解。發電設備行業今年訂單比較飽滿,但明年不樂觀。

        綜上,預計今年機械工業需求增幅將繼續溫和回落,下半年有望逐漸趨于平穩,但再難重現火爆局面;資源供給趨緊、成本上漲的壓力將長期化;宏觀經濟政策有望較去年略為寬松,產業政策可望繼續有利于機械工業升級。

        與需求增幅的溫和回落相比,對行業內企業更嚴峻的挑戰是如何有效應對產能的過度擴張。供大于求將引發惡性競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優勝劣汰將日趨殘酷。

        那些自主創新意識強、有關鍵零部件供應主動權、較快實現產品升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迅速崛起;而那些產品和工藝都沒有特色和優勢的企業將被卷入無情的惡性價格戰之中,面臨效益不斷下滑乃至式微消亡的困境。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