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媒體報道,近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主任趙玉文表示,今年我國光伏產品總產量可能占據全球“半壁江山”,產量可能超過8GW,而全球的光伏產品總產量在15-16GW。業內人士認為,國家能源局確定的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20GW的目標,仍過于保守。作為光伏電池生產大國,在未來我國光伏上網電價逐步降低、光伏市場陸續啟動的前提下,光伏電池的上游晶硅、非晶硅以及太陽能電池玻璃等上游新材料,前景甚好。
太陽能電池材料前景好
新能源材料是指實現新能源的轉化和利用以及發展新能源技術中所要用到的關鍵材料。其中,電池材料是重要組成部分。電池材料又包括太陽能電池、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燃料電池和移動電池等。
太陽能光伏電池直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具有環保、資源取之不盡等優點。目前,利用太陽能的光伏發電系統正處在蓬勃發展時期,光伏發電已成為最近幾年發展最迅速的產業之一。
目前太陽能電池的核心材料有單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薄膜等。單晶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最高,技術也最為成熟,但成本較高。成本更低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其技術水平提升很快,與單晶硅的差距正在逐步減小。
此外,非晶硅薄膜電池也成為研究重點,其具有用材料少、制造工藝簡單、耗能少、可大面積連續生產、可用玻璃或不銹鋼等低成本材料作為襯底等特性,目前不足的是與晶硅薄膜相比轉換率仍顯過低。
上游公司受益
有關機構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將占世界電力供應的10%以上,2050年達到20%以上,強大的市場需求將帶動太陽能電池以及上游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相關公司也將由此受益。
2007年樂山電力就與天威保變按51%和49%的比例組建樂電天威硅業,投建3000噸多晶硅項目。2009年9月試生產出第一爐合格產品,并于2010年2月正式開始投入運營。興業證券預計,2010年樂電天威硅業將生產1000噸以上多晶硅,2011年將達到設計產能3000噸。
金晶科技是國內目前主要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所用的超白浮法玻璃供應商,目前擁有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4條,具有2000萬重量箱/年的浮法玻璃年產能,系國內唯一能大規模生產超白玻璃的企業。
某證券公司認為,公司生產的太陽能超白玻璃不僅用在薄膜電池上,還可以用在晶硅電池上,與超白壓延玻璃僅用在晶硅電池相比,其產品應用范圍要廣得多。公司此前公告定向增發投資建設年加工能力1000萬平方米太陽能加工玻璃,表明公司已經把發展太陽能超白玻璃作為戰略發展重點,而太陽能超白玻璃是公司超白玻璃中最具潛力和市場的產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