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的太陽能電池分為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和非晶硅太陽能電池。
全球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非晶硅太陽能電池市場前景看好,技術日臻成熟,光電轉換效率和穩定性不斷提高。集成型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的激光切割的使用有效面積達90%以上,目前大面積大量生產的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為5%-8%。
基于晶體硅(單晶硅和多晶硅)的太陽能電池由于發展歷史較早且技術比較成熟,在裝機容量一直占據領先地位。盡管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大使其成本不斷下降,但由于材料和工藝的限制,晶體硅太陽能電池進一步降低成本的空間相當有限,很難達到光伏科學家和能源專家在上世紀80年代初預測的光伏發電與柴油發電競爭的臨界點——太陽能電池的成本1美元/瓦。因此第一代太陽能電池很難承擔太陽能光伏發電大比例進入人類能源結構并成為基礎能源的組成部分的歷史使命,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益發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非晶硅太陽能電池價格雖然低于晶體硅電池,但隨著晶體硅成本的降低,安裝相同規模的兩種類型的電池,晶體硅太陽能電站所需的支架、導線、占地面地等都要少于非晶硅電站,從而使得非晶硅不再具有成本低廉的優勢,考慮到非晶硅衰減的問題,晶體硅電站的優勢就更加明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