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同的LED燈珠的亮度與主波長存在相當大的差別,這導致LED顯示屏不同區域存在亮度與色度的差異,出現色塊、白斑、花屏等癥狀,而不能被越來越挑剔的客戶所接受,從而導致LED企業的損失。
規范的LED顯示屏制造流程是首先通過分光分色對光度、色度以及電參數等指標進行分類篩選后,把指標非常接近的LED燈珠應用與同一批次的LED顯示屏上。然而外行人不知道這說著容易,做著實在太難。首先分光分色機價格不菲,不是普通廠家能夠承受的,就算你托關系找到大廠租借機器使用也還存在一個大難題,就是比方你需要5萬顆指標非常接近的LED燈珠,你得準備幾十萬顆燈珠來篩選吧,數量太少是不能呢選擇出合格的5萬顆燈珠的,對于一家小廠來說就要壓款購買幾十萬顆燈珠,而其中大部分不知何年何夕才能賣出,而燈珠的價格是快速下降的,你說能行得通嗎?加之后續工藝流程的影響,以及光衰不一致等因素,并不能達到全屏的光色平衡。因此,業界嘗試通過對逐個LED燈逐個采用針對性驅動參數調整來解決該問題,這就是逐點校正。
目前逐點校正常用的定義為:通過對LED顯示屏上的每顆燈的亮度(和色度)數據進行采集,得出對于每顆燈點的校正系數(即對于每個像素的系數矩陣),將其反饋給顯示屏的控制系統,由控制系統應用校正系數實現對每顆燈點對點的差異性驅動,從而大幅提高顯示屏的像素亮度與色度均勻性。
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看到,逐點校正技術可以分解為以下三個部分:
1.原始數據采集;
2.校正數據生成;
3.驅動控制;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