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將實施國V排放標準的消息再次引起業界關注。同時,新的燃油標準有望在近期先于排放標準出臺。在此環保觀念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眾多汽車廠商紛紛響應需求,不斷推出以新技術、新材料、低油耗為主的小排量環保車型來引導消費。而3月上市不久的北京汽車E系列可謂“先知先覺”,從研發設計端開始就為環保埋下“伏筆”。

設計革新 為環保提供技術支持
為降低油耗,有效減少污染,北京汽車E系列上市初始就提供1.3L和1.5L兩種排量選擇,并在設計革新上為環保提供了技術支持。
著名經濟學家希克斯說過,細節上的效率改善是“技術進步”的真實含義。E系列采用前方進氣、后方排氣的吸氣方式。前方進氣的好處在于降低排氣系統長度,提高進氣效率,而后方排氣,避免了排氣管繞過前副車架,使排氣管更加順直且短,提高了排氣效率,同時還能降低車身重心,使底盤更加平整化。與MG3、POLO、新賽歐同級車型相比,唯有E系列具備后方排氣方式,可謂從細節上提升效率力求環保。
此外,E系列還在自主品牌中率先采用昂貴的激光拼焊工藝,在提高整車車身強度同時還減輕了車重。不可忽略的還有,在進氣岐管設計上采用塑料進氣岐管設計,質量較鋁合金進氣歧管要輕30%,其內壁光滑,不僅有利于進氣,更減小了進氣阻力,從而更節油環保。
選擇E系列 選擇低碳環保樂活方式
作為北京汽車首款自主品牌轎車,E系列在這種大的背景下應運而生,輕量化、低油耗、低排放、低摩擦、高效率成了E系列的代名詞。E系列獲得諸多代名詞主要源于其優秀的發動機技術,E150搭載可變正時氣門DOHC高性能全鋁汽油發動機,其鋁制缸體缸蓋配備樹脂零件,能確保發動機輕量最小化,而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在優化氣門開啟時機,輕松平衡油耗與動力之間的矛盾。結合日本AISIN提供的多模式AT變速箱,使操作更加平順得手,駕車途中既能獲得良好的燃油經濟性與動力表現,又能有效達到環保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E系列百公里綜合工況油耗僅為6.3L,對于城市代步而言,不僅經濟實惠,又環保節能,達到同級領先,可比肩很多1.5甚至1.6的發動機。
隨著今年國V排放標準即將推出,節能環保將成為各大汽車廠商相互比拼的又一個“王牌”。而在設計研發前端便引入環保理念的北京汽車E系列,可謂是未雨綢繆。當然,國家大力倡導環保政策的目的,并不僅僅是要制造更多的環保車型,更重要的是讓消費者在駕駛諸如E系列這樣的環保車型時,真正感受到節能減排對自己和他人的益處,從而主動選擇更加低碳環保的樂活方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