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電二十七所科技人員利用車輛在酒泉試驗激光雷達技術 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6月19日電 香港《大公報》19日刊文說,18日,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作為導通兩者之間實現交會對接的激光雷達,承擔著眼睛角色。提供激光雷達技術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十七研究所(中電二十七所)在18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為確保交會對接圓滿成功,20多人的核心團隊研發了10年。
神九與天宮成功“擁吻”,激光雷達技術扮演了關鍵角色。記者18日下午見到中電二十七所光電與雷達系統事業部副部長何錚進時,他滿臉笑容,第一句話就是“今天的交會對接非常圓滿,捕獲距離比實驗時遠得多”。
激光雷達的工作原理是檢測神九與天宮之間的距離與距離變化率、速度與速度變化率,然后把這些數據傳遞給計算機進行修正,完成交會對接。何錚進說,天宮一號在前面飛,神九在后面追,要“追到手”,神九先要“看上”天宮,然后調整姿態,慢慢靠近。追趕過程中,神九要掌握與天宮的距離、速度等數據,緊緊跟隨。如何“看上”,靠的就是激光雷達。
據悉,激光雷達還廣泛應用在民用領域。比如機場上空的“激光測風雷達”、數字城市建設等。
20多人研發10年
中電二十七所激光技術室主任張文平說,為練“神眼”,在1998年就開始著手預演,自主研制了激光雷達原理樣機,2002年正式立項,經過十余年反復實驗、修正,在神八上正式應用。這個核心團隊20多人,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
剛滿30歲的劉果和封治華已是團隊的核心成員。據劉果介紹,為充分驗證這項技術,獲得比較接近太空環境的遠距離測試數據,他們轉戰大江南北,“不分節假日、白天黑夜,只要有任務,立即行動”。足跡北至內蒙古,西至青海,南到云南,走過6個省市,行程10萬余公里,“海拔高的地方才更接近于太空環境”。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實驗取得數據并匯總,得出一個整體鏈條。
據介紹,為神舟十號研發的激光雷達已經交付,將會總結今次神九和天宮的對接情況,對神十軟件再修正完善,從神八到神九,這項技術一直在完善成熟,以后的航天器對接,應該還用該所的這雙“神眼”。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