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科技產業圈正在實施一輪新的調薪舉措,以防備競爭對手的挖角行為,本輪漲薪潮自7月份開始啟動,奇美電、友達等面板廠商都大幅提高了在職員工的薪水。
據悉,奇美電加薪幅度3%至15%,創下公司從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調薪幅度,其目的在于阻止面板人才流向中國內地面板廠和中國臺灣的半導體大廠。
據粗略統計,新一波加薪的科技廠商,目前有面板行業的奇美電,太陽能的中美晶,家電的聲寶,封測的日月光,以及電子制造服務(EMS)大廠鴻海集團,這些廠商的調薪幅度約3%至8%。
供應鏈人士透露,奇美電7月調薪,幅度約從3%至15%,平均調幅7%至8%,依個人業績而定,這也是在鴻海集團力挺奇美電后啟動的人才挽留動作。友達則已在4月份實施調薪,平均調幅約在6%至7%。少數業績表現好的,也可能會有兩位數字的調薪。
去年友達和奇美電創下成立來最大虧損,其中友達虧損612.63億新臺幣,奇美電虧644.39億新臺幣,但今年面板廠商的加薪幅度均比預期的好,除了因為全球經濟回暖,另一個原因就是避免人才流失。
以中國內地華星光電面板廠為例,由于產能持續增大,該公司今年底規劃8.5代產能要達到10萬片玻璃基板,對工程師需求很大,分析人士稱,華星光電或向中國臺灣科技廠商大舉挖人,去年虧損的友達與奇美電,成為大陸面板廠挖人的首選對象。
分析人士還稱,韓國面板廠的工程師因為薪資水平較高,內地面板廠根本挖不動。中國臺灣工程師若一年薪水為100萬至150萬新臺幣,華星光電開出人民幣100萬至150萬元來挖人,等于薪水增幅達4到5倍。若中國臺灣工程師在中國大陸工作3年,等于其在中國臺灣工作10年。
另外,臺積電28納米產能嚴重不足,業界傳出高通等芯片大廠轉單給聯電與三星等代工廠的消息,上述傳聞促使臺積電加緊擴張先進制程產能,也導致不少面板廠人才轉進臺積電等半導體廠。
分析人士稱,半導體與面板前段制程差不多,在面板遭遇史上最大低潮之際,面板人才往半導體產業流動,屬于正常,這也促使友達與奇美電在經濟回暖之際,開始大幅加薪留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