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撓式顯示器是用"可撓式基板"取代原本的玻璃基板,再搭配其他可撓式關鍵零組件組合成可以撓曲的顯示器結構,也就是說目前已開發的平面顯示器,包括STN/ TFT-LCD、AMOLED及EPD等顯示技術,皆可能藉由置換可撓式元件,并搭配可撓式驅動基板,以達到可撓性目的。
但由于LCD顯示技術本身結構設計較為復雜??,近年全球各大平面顯示技術展發表的可撓式平面顯示器,仍以AMOLED或EPD技術為主。
以面板廠商投入開發的進度來看,由于AMOLED比起EPD有顯示特性上的優勢,因此AMOLED是目前可撓式顯示技術開發的主流。然而,AMOLED本身是使用有機發光材料,對水、氧氣特別敏感,加上基于先天結構原理對電子元件及封裝的需求高出EPD許多,量產性問題更為復雜,生產成本也相對更高。
至于EPD具有低成本、結構簡單且對電子元件特性要求較低等優勢,未來在解決可撓式基板、可撓式驅動基板及制程技術等影響量產等難題后,最有機會成為快速市場商品化的可撓式顯示技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