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手機制造

    智能手機成為手機市場主導產品的速度快于預期

    星之球激光 來源:21IC電子世界網2012-08-29 我要評論(0 )   

    發達地區對高端機型的需求日益增長,同時新興經濟體對于低成本機型的需求異常強勁,預計2013年智能手機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中將占大多數,這比先前的預期時間提前了兩年。 ...

     

    發達地區對高端機型的需求日益增長,同時新興經濟體對于低成本機型的需求異常強勁,預計2013年智能手機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中將占大多數,這比先前的預期時間提前了兩年。

     

    據IHS iSuppli公司的無線通訊市場追蹤報告,預計2013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占全球手機市場的54%,高于2012年的46%和2011年的35%。智能手機出貨量份額將在2013年首次超過50%。

     

    與IHS公司一年前所做的展望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改善,當時的預測是智能手機要等到2015年才會取得領先地位。在過去12個月,智能手機的價格變得越來越容易承受,而且廠商推出了更多的型號,刺激了亞太地區低端智能手機的銷售,以及美國與歐洲市場中高端機型的銷售。

     

    今年智能手機出貨與與市場份額強勁擴張,將首次成為領先的手機類型,而且未來幾年出貨量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到2016年,智能手機將占總體手機市場的67.4%,如表1所示。

     

     

    今年智能手機將超過功能手機,成為最大的手機類型。

     

    今年智能手機份額升到較高水平,意味著功能手機失去優勢。功能手機比最基本的低成本入門級手機高一個檔次,但缺乏智能手機的精致設計與豐富功能。直到去年功能手機還主導著無線市場,占有45.9%的份額,但今年其份額將下降到40.5%,開始不可逆轉的下滑趨勢。到2016年,功能手機的市場份額將保有28.4%,不到智能手機份額的一半。

     

    第三種類型是入門級和超低價手機,將占據底層市場,今年份額預計約為19.4%,到2016年降到只有4.2%。

     

    IHS iSuppli公司認為,智能手機越來越流行,而且價格越來越容易承受,將成為手機產業的焦點。智能手機將提供多種功能來增強用戶體驗,與此同時,提供了一個提高每用戶平均收入的硬件平臺,智能手機用戶大量使用數據為此創造了條件。

     

    移動應用開發產業不斷成長,在各類智能手機平臺上推出了無數的應用程序,也將幫助智能手機維持重要地位。

     

    智能手機市場分化為低端與中高端領域

     

    實際上,智能手機市場由兩個部分組成:中高端智能手機和低端智能手機。廠商已經在推出內存較低和功能比較有限的低端智能手機,面向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這類手機在這些地區刺激了流量套餐(data plan)的使用,進而推動電信營業收入增長。低端智能手機用戶將可能是首次消費智能手機,到2016年將占到總體智能手機市場的43%。

     

    相比之下,中高端智能手機用戶將主要位于發達國家或者一些發展中國家中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地區。這類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繼續高于低端智能手機用戶,預計2016年將超過7億個。

     

    蘋果和谷歌是目前的兩大智能手機平臺,將繼續在該領域保持領先。未來幾年,微軟的Windows平臺預計將成為第三種可行的智能手機平臺。

     

    智能手機平臺競爭激烈,迄今已導致一些平臺受挫,包括諾基亞的塞班、Palm的WebOS和Research In Motion的BlackBerry。IHS iSuppli公司認為,硬件能力不再是決定智能手機能否成功的唯一因素,現在許多其它因素同樣非常重要。這些因素包括軟件能力、漂亮而又直觀的用戶界面、多種可用的應用程序、開發者的大力支持、穩定的無縫垂直整合。

     

    韓國三星第一季度成為全球整體手機市場中的領先廠商,取代了芬蘭的諾基亞。諾基亞占據手機龍頭位置長達十多年,現在退居第二。美國蘋果、中國中興通訊和韓國LG電子亦屬于最大的五家手機廠商之列。這五家廠商第一季度合計占有總體手機出貨量的75.5%,略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74.7%。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