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2年8月30日--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邀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今天上午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2天的正式訪問。今年正值中德雙方建交40周年,在歐債危機久拖不決,中歐貿易近期面臨挑戰的背景下,默克爾此訪仍然聚焦雙邊經貿議題。本次隨訪的德國經貿團整容結構強大而完整,既有世界500強企業如西門子、巴斯夫、大眾汽車等,又吸納了代表德國產業發展模式的優秀中小企業代表如德國創新型科技公司通快(TRUMPF)等。
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
有專家指出,近年來,中德經貿合作在中歐整體經貿關系中的地位已至關重要。2011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1691.5億美元,占中國與整個歐盟貿易額的30%,中德貿易額相當于中國同英、法、意三國貿易額的總和。目前,德國已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中國在歐盟內最大的外資和技術引進來源國。值得一提的是,懸而未決的歐債危機已開始對中國制造業產生影響。本次默克爾訪華,其隨行企業代表中的德國制造業領域精英企業如通快等,無疑將為中德制造業領域合作開拓新思路,注入新能量。
作為代表團成員之一的通快集團董事長Nicola 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興奮地告訴記者,"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對于裝備制造商如通快而言,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加之中國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政策激勵,將引領中德裝備制造等領域的合作與共贏,而通快過往的經驗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就通快中國公司而言,2011年其業務增長超過了100%,營業收入達到15億元人民幣,中國成為了通快集團全球第三大市場。"
通快集團董事長Nicola 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
Nicola 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進一步強調了通快中國戰略的核心:"我們是一家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家族企業,通快希望在中國建立長久合作關系,而不僅僅是短期盈利,我們在中國生產,是為了更貼近中國客戶,也為了我們共同的成功。中國非常有潛力成為我們最大的海外市場。"
其間,業內專家認為,Nicola 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對中國制造業市場的認識體現了德國中小企業在華投資戰略的轉變:德國企業家逐步淡化中國世界工廠的角色,而是將中國戰略作為德國企業全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通過共享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互補來實現戰略雙贏。這一投資戰略有利于加速我國制造業產業結構升級。
Nicola 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為通快有限責任兩合公司董事長。她在2011年金融時報"全球商界女性50強"評選中,榮登全球第40位;同時在《財富》雜志"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排行榜"中排名第47位。Nicola Leibinger-Kammueller女士目前已經在這個家族企業中工作了27年。同時,她還是德國漢莎航空公司,西門子和阿克塞爾o施普林格等公司的非執行董事。
通快集團簡介
通快集團(TRUMPF)總部位于德國迪琴根,具有80多年的機床生產歷史,是全球制造技術領域的領導企業之一。從加工金屬薄板和材料的機床,到激光技術、電子和醫療技術,通快正以不斷的創新引導著技術發展趨勢。通快正在建立新的技術標準,同時致力于開辟更新更多的產品給廣大用戶。
通快(中國)有限公司是通快集團下屬的五十多個子公司之一,自2000年開始在中國直接投資,目前在全中國設有29處分支機構以及銷售和服務網點。在太倉和東莞設有生產,激光應用中心,培訓設施以及鈑金示范加工廠。位于上海和東莞的物流中心以及保稅庫保證將備件在第一時間送達用戶處。目前已經在中國安裝的機床數量超過2000臺。通快在中國范圍內擁有450多名員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