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LED燈具價格下降
照明補貼還未落地,LED燈具的價格就已經開始下降。現在LED燈具的降幅已經超過了之前降價15%-20%的預期,而且隨著補貼的帶動,LED燈具的價格還有望繼續下降,實現真正的“親民價格”。
稀土價格飆升導致節能燈主要原料螢光粉的價格陡升10倍以上,節能燈成本也隨之上升,而它的競爭對手LED燈近期卻因上游芯片降價而持續走跌。從多家照明企業了解到,近一年LED芯片從6元跌到2元,帶動LED燈普降3成,均價降至30-100元。
“兩年前1瓦的LED芯片價格大概是3美元,但現在已經降到了1美元不到,一些臺灣和大陸產的芯片更便宜,甚至3塊人民幣一粒。”佛山市照明燈具協會會長吳育林說。5月開始投產LED芯片的旭瑞光電,其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概在近一年的時間里,芯片價格從6塊多降到了2塊多人民幣。”
LED家用照明的龐大市場潛力逐步凸顯出來,本來LED民用市場份額不到5%,眼下正以每年200%的速度在遞增,一方面補貼使得LED產品的價格下降,另一方面許多生產企業為了搶市場而提前降價。
撬動LED市場發展
照明補貼在下發之前就吸引了眾多LED企業的注意。由于照明補貼的受益群體是有競爭力的企業,因此為了能夠獲得財政補貼,LED照明企業都努力發展自己的產品,增強產品的質量,還有企業通過合并,研發新技術,設計新產品來增強競爭力。現期照明補貼還沒有下發到位,就已經引發了一部分企業的倒閉或重組,22億元的照明補貼也必將能夠促使產業環境的進一步變化。
家庭照明的日均使用時間遠不及商用和公共領域,十幾年超長壽命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并不大,因此現期LED照明主要應用于一二線城市的公共照明,但是照明補貼通過發揮LED的優勢并彌補其不足,可以將LED照明市場推進三線城市并大力帶動家庭照明市場的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說,除了政府采購市場外,LED產業更應關注商業市場。“雖然政府是一個很大的采購人,政府采購的屬性決定了政府采購預算的有限性。”同時,劉俊海提醒說,政府采購是一個杠桿但僅僅是一個杠桿。
突破瓶頸進入家庭
筆者認為,照明補貼通過以上三方面的推動能夠突破LED照明普及的瓶頸。LED照明普及的瓶頸有三點,一是民眾的接受度不高,二是LED光電轉換效率仍需提高,三是價格較高,普通消費者較難接受。而此次照明補貼一方面能夠促使廠商提高LED燈具的效率和質量,同時把LED照明產品的價格降低,如此一來,消費者也將樂于購買并使用LED照明產品,照明補貼可謂是一舉多得。
德豪潤達相關負責人也指出,雖然科技部此前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也有望通過芯片國產化來降低終端產品的價格,但實際上這還是遠遠不夠。“目前國際上如日本、美國等對民眾使用終端LED照明產品的都有補貼及鼓勵政策,而且非常有效,而這方面國家尚未有具體時間表。”筆者認為,LED補貼可以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但也不應一味模仿別國方式,還應結合我國LED市場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LED產品和產業的進步。#p#分頁標題#e#
當然,22億元的照明補貼可以說是拋磚引玉,LED的普及還需要地方、企業和用戶的共同努力。相信照明補貼的落實一定可以從多角度多方面推動LED照明的普及,讓節能環保的綠色照明早日進入普通用戶的家庭。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