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需求不振,美國的“雙反”(反傾銷、反補貼)以及歐盟的反傾銷立案調查,更是讓中國光伏企業雪上加霜。
9月17日,正在破產邊緣掙扎的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NYSE:LDK,賽維LDK)宣布,已向所在地新余市政府轉讓了部分房地產物業和土地使用權,籌集資金。這筆資產轉讓,因轉讓價格低于該公司最初的評估價而產生3050萬美元(1美元約合6.3元人民幣)虧損。
盡管“賣身”以謀求“輸血”,這家全球產能第二大的太陽能晶圓生產企業的虧損仍在加劇。二季度,賽維LDK凈虧損達到2.2億美元,虧損額大于第一季度的1.7億美元,以及上年同期的8770萬美元。該公司損失擴大的部分原因是太陽能晶圓的毛利率下降,由上年同期的2.2%降至-39.1%。
產能過剩,價格低迷,光伏企業生產越多,虧損越多。降低產量,裁減員工,緊縮開支,已是光伏企業過冬的不二選擇。除了變賣資產,賽維LDK今年4月底曾公布稱,進入2012年以來,其已裁員5554人,占總員工數的22%。
而全球光伏龍頭企業尚德昨日更是因裁員賠償問題,遭遇了工人堵門維權。昨日上午,微博上有帖子稱,尚德新華路總部廠區,有數百員工圍堵長門,要求尚德給個說法。
尚德在昨日夜間發給記者的回應中說,“基于全球光伏行業形勢持續惡化,特別考慮到美國雙反和歐盟反傾銷調查對中國制造的影響,公司決定暫停在無錫地區部分電池工廠的生產,同時繼續優化組織架構,以實現提高開工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現金流等經營目標。”
尚德稱,此次產能調整僅涉及到在無錫的部分電池生產,即電池產能下調至1.81GW(GW=1000MW,1MW=1000KW)。其他產能保持不變,即組件產能繼續維持在2.4GW,硅片產能維持在1.6GW。
尚德稱,這次電池產能調整涉及的員工約1500人左右,公司事先與員工代表協商崗位分流方案,并報市、區勞動部門備案,“最大程度上降低調整對員工的影響”,即員工可以無條件轉崗至組件工廠或其他電池工廠,也可以選擇公司提出的勞動合同終止補償方案。
無錫市一家機械企業的人力資源負責人稱,最近其已經收到了20多份來自無錫尚德員工的簡歷,無奈專業不對口,難以聘用。
近期宣布縮減計劃的還包括天合光能。天合光能CEO(首席執行長)高紀凡近日在天津達沃斯論壇上告訴媒體,裁員是在公司的1850名管理員工中進行,裁減人數大約為200名。
一家在美上市光伏公司的中層對記者稱,遭遇歐盟反傾銷之后,不少同事已經開始尋找下家。
有光伏分析師對記者稱,即使是裁員收縮,在外部環境沒有發生變化前,企業是無法走出困境的,只是變得更加能熬而已,能否盼到春天,得看冬天多長。
以賽維LDK為例,截至6月30日,該公司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2.962億美元,較第一季度的1.357億美元增長一倍多。該公司今年將有大約20億美元債務到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