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半導體/PCB

    ARM總裁:Intel移動IC工藝技術不占優勢

    星之球激光 來源:電子工程網2012-10-24 我要評論(0 )   

    ARM總裁Warren East表示,英特爾公司在移動IC的生產工藝上不占優勢。 去年這個時候英特爾陣營為他們的制造優勢做出很多噱頭,East說,我們一直對此表示懷疑,因為ARM企...

            ARM總裁Warren East表示,“英特爾公司在移動IC的生產工藝上不占優勢。”

      “去年這個時候英特爾陣營為他們的制造優勢做出很多噱頭,”East說,“我們一直對此表示懷疑,因為ARM企業系統正研發28nm制程,而英特爾才進行32nm制程的開發,我沒看到他們哪里更領先。”

      此外,隨著Foundries開發周期的縮短,開發速度的加快,英特爾將會發現移動工藝技術的發展將會超出他們的預料。

      “我們支持所有的獨立研發,”East說道,“包括TSMC 20nm planar bulk CMOS和16nm FinFET,三星 20nm planar bulk CMOS、14nm FinFET和20nm planar bulk CMOS, 以及Global Foundries 20nm FD-SOI和14nm FinFET。”

      它使得ARM生態系統有一個龐大的工藝群可以選擇。“我沒有更好的方法判斷哪個工藝比其他工藝更成功,”East說,“我們的方法與工藝無關。”

      重要的是,Foundries的工藝與英特爾的方向在14nm制程相交軌。

      14nm將是英特爾在更小節點的移動SOC的首要目標,他們或許會將之放到某個首次發布的新工藝IC中。

      當問及Foundries是否準備推出下一代更小節點移動SOC,East回復說,”這也是我們想要從Foundries那知道的信息。“

      Global Foundries打算在2014年批量制造14nm FinFET,與英特爾開始生產14nm FinFET的計劃處于同一時間。

      事實上,GF的14nm工藝可能比英特爾的更小,Global Foundries的高級副總裁Mojy Chian 說:“因為英特爾的術語庫與開發界使用的術語庫不匹配。比如,在back-end metallisation方面英特爾的22nm制程與開發界的28nm制程,英特爾22nm制程的設計規則和間距與代工廠的28nm制程的差異。

            意法半導體公司的技術總監Jean-Marc Chery指出,英特爾22nm制程的柵極長度實際是26nm。

      此外,英特爾三角形散熱片不具FinFET工藝優勢,落后于能優化FinFET晶體管的GF矩形散熱片。#p#分頁標題#e#

      Chian說,移動SOC將放于在GF 14NM FinFET節點的前面。自2009年以來GF一直與ARM合作優化其基于ARM的SOC工藝。

      TSMC預計于明年底推出第一個16nm FinFET工藝。該測試芯片將使用ARM 64位V8處理器。

      使用ARM處理器驗證其16nm FinFET工藝將給予TSMC基于ARM的SOC客戶群極大信心。

      當問及FinFET如何影響基于ARM的SOC時,East回答:“答案非常簡單。問題是它是否在可接受成本范圍內產生收益?你不能勞而不獲。它的制造成本是多少?有多大產出呢?顯而易見,這些都影響成本。”

      當問及ARM推進服務器市場的進展狀況時,East回復:“目前為止,進展良好。你現在可以購買使用了Calxeda芯片(基于ARM內核)的波士頓貽貝服務器。我們對這款產品非常看好。在計算機性能的穩定水平上,節能和節省空間的數據出人意料。”

      “目前,服務器基于專為智能手機設計的Cortex A9構架,”East補充道:“將應用A15的服務器會更勝一籌,我們為所發生的一切感到非常高興。”

      當問及上周五的大事件(即使用ARM構架處理器的Windows 8將ARM版Windows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推出入店)時,East回答說:“這不會引起任何大的驚喜--它只是出現了而已。”

      在第三季度閃亮出場獲得營收增長18%和盈利增長22%的成就后,ARM期望看到第四季度也有驕人市場業績。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