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和臺灣工研院宣布,臺灣太陽光電業者再度成功提案,通過【SEMI PV38-0912硅晶太陽能電池在運輸環境條件下之振動測試方法】國際產業技術標準。
這項提案減少太陽能電池在運輸過程中,因不當的振動導致發電效能的下降,及電池與結構破裂等不必要的損耗,同時增加整體獲利率。這是臺灣工研院和臺灣光伏電池企業旺能、金頓、杰能、友晁、廣碩、鑫盈等8家臺灣太陽光電業者,共同透過SEMI的國際平臺運作,在國際產業技術標準平臺上發聲,也證明臺灣太陽光電產業的制造實力受國際肯定。
SEMI臺灣暨東南亞區總裁曹世綸表示,臺灣在全球太陽光電產業舉足輕重,太陽能電池無論在質與量上皆位居領先地位。為協助臺灣廠商在國際市場更具競爭力,SEMI提供國際產業技術標準平臺,并與產、研專家們共同努力,繼去年10月推出臺灣首項太陽能模組相關國際標準后,今年再接再勵完成另一項太陽能電池相關的國際標準的制定。這不但是產業界維持太陽能產業永續發展而共同合作的最佳典范,也協助臺灣太陽能產業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亮。
臺灣工研院量測中心主任段家瑞指出,臺灣工研院為協助臺灣科技廠商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順利接軌世界,長期以來積極推動產業國際標準。自去年首創由臺灣產業與工研院共同合作產生的SEMI國際太陽光電模組標準文件后,今年又繼續推出太陽光電電池標準文件,可說是意義非凡。有了這項運送標準,讓太陽能電池在不同的運送環境條件下控制耗損,不僅讓電池制造商和其客戶能有一個參考的標準,甚至對終端客戶而言都是降低成本的最佳做法,更有助于加速發展在運輸過程中的電池安全保護方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