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華星光電京東方崛起逐步威脅友達奇美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國家電網2012-11-13 我要評論(0 )   

    臺灣媒體分析稱,中國大陸液晶面板制造商的崛起,正在對臺灣面板供應商造成越來越大的威脅,伴隨大陸面板產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和保障技術優勢,兩地面板產業之間的距...

           臺灣媒體分析稱,中國大陸液晶面板制造商的崛起,正在對臺灣面板供應商造成越來越大的威脅,伴隨大陸面板產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和保障技術優勢,兩地面板產業之間的距離可能會進一步縮小。

      友達光電最近敲響了面板行業競爭格局變化的警鐘。除了擔心中國大陸競爭對手的迅速追趕外,友達也擔心商業秘密的保護問題。

      在上個月中旬,這家面板企業在臺灣新竹區法院對公司負責開發先進技術的2個前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聲稱是他們泄露公司機密給他們目前的大陸雇主華星光電。

      華星光電是由TCL集團,深圳市政府和三星電子公司在三年前組建起來的,而TCL曾經是友達中國大陸區最大的客戶之一,目前華星光電已是中國大陸第二大液晶面板制造商,也是唯一正在經營先進的8.5代線工廠的面板企業。

      International Data Corp(國際數據公司)LCD產業高級分析師徐美雯指出,如果那些知識產權泄密控訴案屬實,對友達很可能產生不利的影響,因為被指責的高管都非常熟悉該公司最先進和重要的技術,而友達需要依靠這些先進的技術求生存。

      徐美雯表示,臺灣液晶面板制造商在延長其對他們的中國大陸同行技術優勢方面也面臨著壓力。

      在過去,臺灣面板企業并沒有積極響應中國大陸的競爭對手,因為中國大陸的企業太小沒有構成威脅。友達總裁彭雙浪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就表示,大陸企業聘請了一批來自臺灣的工程師在中國大陸建立一個工廠是沒用的。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是工廠效率的如何運作,這比人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彭稱,友達已投入巨資研究和開發面板技術,并擁有約1萬多項液晶面板制造相關的專利。去年,友達在研究和開發方面的開支增加了37%,達到新臺幣80.9億元。

      華星光電“在使用其8.5代生產線生產友達過去生產過的不太先進的第六代產品”,彭雙浪上個月的時候曾這樣表示。

      雖然友達輕視中國大陸的競爭對手,但華星光電已經擁有了像友達一樣先進的工廠,這是一個不斷增加的風險,中國大陸面板制造商趕上友達將比預期的要快很多。

      目前臺灣企業的動作是開發新技術。友達公司正在加緊生產新的和先進的技術,以期在高分辨率屏幕上跟上較大的韓國競爭對手三星和LG Display

      友達大規模生產的4.3英寸的高分辨率顯示器主要用于智能手機,采用AMOLED技術。最初,該公司計劃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提高該種顯示器的產量,但后來推遲到今年第二季度。友達已成功發展了客戶群,新技術公司報表改善起到了作用。

      但友達和奇美現金流緩慢,這限制了他們花費大筆的金錢在昂貴的設備上生產新的超高清顯示器 。

      相比之下,LG Display和日本的夏普公司已經對蘋果公司廣受歡迎的iPhone和iPad供應AMOLED面板。自蘋果公司開始在其移動設備中采用后,AMOLED顯示器現在被認為是高端智能手機必須具備的屏幕。

      市場研究機構NPD Display Search最近的數據顯示,奇美和友達在中國大陸電視面板市場份額已分別下跌至28%和16%,而大陸企業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市場份額已分別攀升至15%和8%。

      但NPD Display Search副總裁謝勤益不認為華星光電是友達和奇美迫在眉睫的威脅,謝勤益上周四表示,“這不會發生在未來的兩三年內”。

      謝勤益表示,這是因為華星光電正在大規模生產32英寸電視面板的8.5代線,并不打算在一年之內生產42英寸電視面板,不能直接與友達和奇美在42英寸上正面競爭。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