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鐵穹”反火箭彈系統在最近的巴以沖突中大顯身手,但它以造價高達3萬-5萬美元的攔截導彈對付成本僅幾百美元的火箭彈,也招來不少批評。據法國“宇航防務”網站28日披露,美國洛•馬公司宣布成功進行陸基激光反火箭系統測試,該武器依靠電力來產生致命的殺傷效果,只需要有電力就能持續發射,作戰效能比“鐵穹”更高。
報道稱,這套名為“區域反彈藥防御系統”(ADAM)的武器主要為地面部隊提供防御近程空中目標(如無控火箭彈、無人機)威脅的能力。洛•馬公司宣稱,從8月開始,ADAM系統已在1.5公里范圍內成功攔截飛行中的無人機目標,并在兩公里距離上摧毀了4枚小口徑火箭彈。洛•馬公司戰略導彈防御項目副總裁道格•格雷厄姆表示,該公司之所以投資ADAM開發,就是沖著高能激光所蘊涵的巨大作戰效益,“我們致力于向具有革命性的定向能武器過渡”。
和以色列一樣,美國也飽受火箭彈襲擊之苦。五角大樓統計顯示,自2005年以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軍基地累計遭到敵人超過2500次火箭彈襲擊。由于美軍基地分散更廣,防御難度更大,“鐵穹”這樣主要用于重點目標防護的反火箭彈系統并不合適。
ADAM的核心是功率為10千瓦的激光發射器,瞬間發射的高能激光束可摧毀兩公里外的目標,同時能在雜亂的光譜環境中精確跟蹤五公里范圍內的移動目標。與“鐵穹”不同,ADAM主要靠高能激光束照射來襲目標表面,通過高溫燒灼破壞目標結構。由于它主要靠“幾乎無限“的電力儲存艙產生化學激光束,因此可同時跟蹤多個目標,在擊中第一個目標之后可以迅速轉向下一個目標。反觀“鐵穹”,盡管實戰證明它的攔截效率相當高,但仍有一些哈馬斯發射的火箭彈沒有被攔住。此外“鐵穹”系統裝載的攔截導彈數量有限,重裝彈藥需要時間,而且從攔截的成本來看非常不劃算,因此它不能算作完美的反火箭彈武器。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