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手機制造

    智能手機會不會干掉數碼相機?

    星之球激光 來源:21ic2012-12-25 我要評論(0 )   

    1600萬像素、3G+WiFi網絡模塊,安卓4.1操作系統看到這樣的介紹,您也許會認為這是一款安卓手機,其實,現在安卓數碼相機也是同樣的配置。卡片式數碼相機正在原有的拍照...

          “1600萬像素、3G+WiFi網絡模塊,安卓4.1操作系統……”看到這樣的介紹,您也許會認為這是一款安卓手機,其實,現在安卓數碼相機也是同樣的配置。卡片式數碼相機正在原有的拍照、高清攝像、WiFi分享照片的基礎上向安卓智能系統發展。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智能手機會淘汰掉卡片機,但是,最新安卓數碼相機的快速發展讓這一觀點似乎有些站不住腳。

      

    數碼相機走向智能化

      智能手機拍照功能日益強大,具有4000萬像素的諾基亞808 PureView智能手機早已上市,HTC Titan II、夏普SH-03D、三星Focus8、索尼Xperia W等手機都已具備1600萬像素,超越了一些卡片機的有效像素,直逼數碼單反相機。尼康主流中端數碼單反相機D7000的有效像素為1620萬,佳能主流中端數碼單反相機7D有效像素也不過1800萬。

      不過,由于卡片機與高像素智能手機在感光元器件、拍攝性能等方面的差異,單純比較拍照效果,即便智能手機的像素比卡片機高出不少,但是在畫質上仍無法超越。

      盡管如此,在高像素3G智能手機的沖擊下,卡片機銷量大幅下滑。市場研究公司Mintel的數據顯示,卡片機市場銷售額從2006年的8.4億美元降至2011年的5.9億美元,預計2016年僅有5.2億美元,超過45%的用戶使用智能手機作為主要拍攝設備,而使用數碼相機的用戶僅為40%。GFK在中國100個城市的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30個主要城市數碼相機銷量比2010年同期下跌近12%,卡片機下跌17%,2012年下滑會更加厲害。

      這種情況下,尼康、三星等廠家開發了基于安卓系統的智能數碼相機,寶麗來還將發布全球首款安卓系統的無反相機IM1836。相機廠商們想通過安卓數碼相機來滿足消費者上網、社交分享等新需求,讓數碼相機走向智能化,不被智能手機所淘汰。一些人認為,卡片機走向“安卓化”實屬無奈之舉,是被逼出來的。

     

    智能手機PK安卓數碼相機

      雖然卡片機銷量大幅下滑,但并未被智能手機徹底取代。而隨著安卓數碼相機的不斷發展,卡片機與智能手機日漸融合,界限越來越模糊,兩者都可以上網,發微博、處理特效照片、查看谷歌地圖及玩游戲等,智能手機短期內很難取代卡片機。

           尼康的安卓數碼相機S800c不能使用SIM卡,只能通過WiFi上網分享照片。三星安卓數碼相機Galaxy Camera與中國聯通合作,可以直接使用3G的SIM卡及WiFi快速上網,只不過當前國內的WiFi網絡環境還不完善,用戶體驗并不完美。

      安卓數碼相機簡化了傳統數碼相機的按鍵設計,加上安卓系統的廣泛普及,可以讓用戶快速入門,照片分享變得更加簡單,同時云服務功能還可以將照片備份到云服務器,突破了存儲卡的限制。當前的安卓數碼相機除了不能直接撥打電話外,幾乎具備了智能手機的全部功能,使用擴展軟件,通過WiFi也可以間接實現通話功能,只是這樣一來,電池的續航能力及系統的兼容性還有待考驗。

      另外,安卓數碼相機的價格比較貴,已接近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雖然一上市就受到了廣泛關注,但很多消費者還處于觀望狀態。智能手機的通話性能優越,上網方便,但是拍照水平肯定不如安卓數碼相機。

      市場決定成敗

      兩者的市場定位完全不同,喜歡高畫質的用戶肯定會選擇安卓智數碼相機,而對照片要求不高又希望攜帶方便的用戶則會選擇高像素智能手機。隨著智能融合的趨勢,數碼相機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一定要突出不可替代的特點。安卓數碼相機能否帶領數碼相機實現突圍,還需市場決定。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