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消費電子

    激光紅外監控技術在安防行業應用的困惑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關村在線2013-01-01 我要評論(0 )   

    第1頁:LED紅外燈優勢 激光紅外技術作為在安防行業應用最早的紅外技術之一,至今已經有10年的歷史,激光技術的使用主要集中于森林防火、油田和邊防監控等特定場所,使用...

    第1頁:LED紅外燈優勢

      激光紅外技術作為在安防行業應用最早的紅外技術之一,至今已經有10年的歷史,激光技術的使用主要集中于森林防火、油田和邊防監控等特定場所,使用量相比普通紅外非常小,未對安防行業造成較大影響。那么激光紅外是否適合在安防行業大規模應用呢?又是什么原因阻礙激光紅外技術無法在安防行業大規模應用?

      LED紅外燈優勢

      LED紅外技術從2000年開始應用于安防行業,已有12年歷史,目前雖然市場上出現了陣列紅外和點陣紅外等衍生產品,但普通的LED紅外產品仍占據了大部分的紅外市場,是什么原因讓普通LED紅外產品在安防行業如此成功,筆者試做分析。

      安防行業發展初期,人們發現需要夜視監控時,首先的紅外產品是鹵素燈。在使用鹵素燈的過程中,發現鹵素燈的體積較大,功耗也較大,一般從100多瓦到1000多瓦,工作溫度高達800℃以上,產品易損壞,使用壽命在1500小時左右,每兩月就要更換一次,這么短的使用壽命,迫使人們去尋找更好的替代光源。

      鹵素紅外燈的壽命短、體積大、功耗大、價格高等缺點注定其要被安防行業淘汰。在這種情況下,LED紅外發射管就被引入到安防行業中,其優勢如下。

      · LED紅外管的使用壽命達到6000小時(如果處理得好,工藝水平高可達6000小時,小廠出的產品使用壽命在3000小時左右),使用壽命是鹵素燈的4倍;

      · LED紅外管的價格非常低,根據規格不同、質量不同,價格從幾毛到幾塊錢,最早的紅外攝像機一般使用6顆LED紅外燈,成本不會超過20元。而鹵素燈據說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其價格是LED紅外管的幾十倍;

      · LED紅外管體積小,廣泛使用產品的體積一般為¢6、¢8,方便應用于紅外攝像機,而鹵素燈的體積一般為了¢10×185mm,工作溫度800℃以上,不管是從體積還是溫度上都無法應用在紅外攝像機上。

      LED紅外燈相比鹵素燈在壽命、體積、功耗、價格等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所以LED紅外技術得以在安防行業迅速應用,幾乎占領了全部的紅外市場。

      第2頁:激光夜視存在的問題

      LED紅外燈的局限

      安防發展初期監控主要集中在室內短距離,隨著安防行業的發展,監控已經從室內走到了室外,從短距離發展到室外遠距離。在這狀況下,簡單的增加LED紅外燈數量達到遠距離或在惡劣環境下的監控要求,造成了LED紅外產品的體積越來越大,此情況下,照明距離并未因紅外燈數量的增加,體積的增大達到預期的效果,有效照明距離始終無法突破50米的限制。

      由于LED紅外燈的電光轉換效率仍在20%以下,大部分的電轉換為熱量,在燈管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產品發熱量也越來越大,紅外機的溫度達到了80℃,甚至100℃以上,在高溫下,LED芯片、攝像機和封裝LED的環氧樹脂都容易加速老化,使紅外攝像機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讓對紅外攝像機看好的用戶大失所望。

      另外,由于LED紅外燈生產門檻較低,這給手工作坊的滋生開辟了沃土,于是三兩個人租個小房間,在毫無檢測設備的情況下開始了LED紅外燈或紅外攝像機的生產。在利潤最大化的驅使下,質量成為了空談。手工作坊出的低廉產品,絕大地沖擊著正規廠家利益,使得正規廠家市場份額逐漸減少。迫于競爭壓力,一些正規廠家只能壓縮成本,導致產品質量整體下降,市場處于白熱化的惡性競爭中。

      這時有正規廠家也看到了市場機會,推出了技術門檻較高的激光夜視技術,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激光夜視應時而生。

      激光夜視技術

      激光夜視的優勢

      激光夜視技術在安防行業應用具有什么優勢呢?請看激光紅外的技術指標。

      · 電光轉換率:激光的電光轉換效率達到60%以上,是LED紅外技術的3倍以上;

      · 激光管功率:單芯片的激光管功率高達17W以上,可以實現幾公里范圍內的照明;

      · 發熱量小:激光管的電光轉換效率達到了60%以上,發熱量在40%以下;

      · 激光管壽命:由于發光效率高,發熱量小,采用金屬封裝,激光管的無光衰使用壽命長達1.5萬小時;

      · 激光體積小:由于激光管采用單芯片發光管,所以體積可做得較小,且不影響發光亮度。

      激光具備的優勢彌補了LED紅外燈存在的缺陷,但是現實卻是從激光產品出現至今的十年來,激光技術只在某些特定的領域被使用,成為了一個邊緣化產品,成了高高在上的“貴族“。

      激光夜視存在的問題

      先來了解一下激光產品,激光產品的進入門檻較高,生產工藝復雜,要求產品必須在無塵車間生產,才能保證質量。此外,高可靠性激光產品的生產還需要一批專業的激光技術人員,經過長期的實踐積累,才能保證產品的高穩定性和長壽命。

      封裝好的LED產品即可使用,但封裝好的激光管卻不能直接使用,激光紅外照明還需要經過一個“勻化”處理的過程,讓激光投射到物體上是一個面,而不能形成一個點。即半導體激光器的光束在垂直截面上能量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呈高斯分布,中間強,到邊緣逐漸變弱,或者呈明暗條紋狀分布。故直接使用半導體激光器作為照明光源效果是不可取的(目前市面上也出現非專業激光燈廠家,出現了山寨版激光燈,問題多多,也使得用戶對激光紅外燈產生負面印象)。需要把這種呈高斯分布的光均勻投射到物體上去,這個技術稱為激光“勻化”技術,目前國內能夠掌握激光勻化技術的只有幾家企業。

      第3頁:激光夜視需突破的瓶頸

      由于以上原因,一些小企業生產的激光產品存在諸多問題,如壽命只有三個月等,由此也敗壞了激光產品的名聲,產生誤解,認定激光不合適在安防行業使用。

      現在,激光在安防行業應用量非常小,也未引起激光行業的注意,認為進入安防行業會得不償失,所以到目前為止除了一兩家專業夜視激光廠家外,并無一家真正的激光企業涉足安防。

      激光夜視需突破的瓶頸

      1、正視存在問題

      目前進入安防行業的激光企業的客戶對該產品存在很大誤解。如安防行業用戶希望根據攝像機鏡頭的視場角確定紅外燈角度,以消除手電筒現象,而激光生產企業做出的產品角度非常小,如深圳某企業生產的50米激光燈角度只有10度,而紅外攝像機通常會配8MM的鏡頭,視場角接近40度,在夜視監控中有手電筒現象,起不到監控作用,這些讓安防行業對激光產品大失所望。且激光產品體積過大,供電不配套等,很難適應安防的應用。

      部分生產激光產品的企業認定激光是個特殊產品,不可能大規模使用,所以抱著幾十倍的高額利潤不放,超出了絕大部分客戶的承受能力。且這些企業拒絕與安防企業共享激光技術,也導致安防企業無法快速獲得技術和產品。

      2、觀念需要改變

      除了傳統的激光產品給人留下的缺陷外,也有部分對激光的誤解。認為激光對人體有輻射傷害等,其實激光在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激光復印機、打印機,超市收銀臺上的激光掃描器等,都已證明對人體無傷害,而且效果好,壽命長。#p#分頁標題#e#

      激光是點狀光源,在沒有經過處理的情況,對人是有影響的,如要成為產品都需經過勻化擴束處理,使能量分布在一個比較大的范圍內,單位面積的激光能量非常小,自然對人沒有任何影響。

      目前還出現一種新說法,認為激光在擴束過程中,速度較慢,需要經過4~5秒的時間,影響正常使用。這也是對激光使用上的誤解,為保證激光器的使用壽命,一般激光產品都有電路延時啟動,激光燈根據照明距離的遠近都需要1~5秒的啟動時間,并非激光擴束需要這么長的時間。

      未來發展

      激光紅外技術在安防行業的應用具備較多優勢,如何在安防行業迅速、大規模的應用?激光紅外技術應該在產品的效果、配套性和價格方面有突破性的進展,才能占領市場,否則激光在安防行業永遠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成為漸行漸遠的“過路客”。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