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興通訊(10.89,-0.11,-1.00%)發業績預告,稱預計公司2012年虧損25億元至29億元,相比2011年同期的凈利潤20.6億元下降221.35%至240.77%。此前,中興為扭虧曾出售下屬子公司長飛投資、中興特種設備和中興力維股權。
近日,中興通訊發布2012年年度業績預告,稱預計公司2012年虧損25億元至29億元,相比2011年同期的凈利潤20.6億元下降221.35%至240.77%。中興通訊表示,造成公司全年業績虧損的原因主要系國內部分系統合同簽約延遲、終端收入下降,部分國際項目工程進度延遲等綜合影響所致。
有意思的是,早在2012年前三季度中興巨虧17億元時,曾出售下屬子公司長飛投資、中興特種設備和中興力維股權。按照中興的說法是,出售股權有利于公司集中力量,專注主業,符合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并表示力爭在第四季度扭虧。如今看來,中興棄子求生的做法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風波才剛剛開始
中興給出的2012年前三季度虧損和全年預虧超25億元的原因幾乎一樣:“國內部分系統合同簽約延遲、終端收入下降,部分國際項目工程進度延遲等綜合影響所致。” 這是中興上市15周年來首度出現巨額虧損。要知道,2011年中興仍然有20.6億元的盈利。
對于中興業績大幅下滑,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王寧遠并不感意外。他告訴記者稱,其出現嚴重虧損狀況一方面是因為全球宏觀經濟萎靡不振導致的行業利潤大幅下滑,另一方面是因為中興正面臨運營商設備投資的減緩、運營商收入確認方式的改變等因素。
相較于此,IT時評人張書樂的觀點更為直接。在他看來,虧損是中興以“犧牲利潤”來換取“市場規模”的必然結果。“關鍵在于把價格放在了比創新更高的位置,以更低廉的價格去開辟市場,而不是去以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但它畢竟是一個非勞動密集型行業,一個創新行業,戰略上的失誤造成了它結果上的失敗。”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敏感時期,中興高層進行了改組。1月14日晚間,中興通訊發布公告稱,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三十九次,監事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于2013年1月14日召開;審議通過《第五屆董事會工作總結》、《關于董事會換屆及提名第六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的議案》等。
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解聘高級管理人員的議案》。同意公司不再聘任謝大雄先生為公司執行副總裁,不再聘用倪勤先生、武增奇先生及王家然先生為公司高級副總裁。
“高層的變動,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戰略上的分歧。用斷臂求生的方式來謀求翻盤,往往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中興走得太急,擴張的太快,卻忽略了創新這個題中應有之義,往往因為沒有一個核心支撐的骨架,一觸即潰。”這是張書樂最核心的觀點。
謝大雄此前兼任中興通訊CTO,一直負責產品研發。其下臺被認為與公司巨虧有直接關系。“公司已明確巨虧責任在產品研發的重大戰略決策嚴重失誤,錯失LTE先機。”中興一內部員工告訴記者。難道,這只是謝大雄一人之責嗎?
針對于此,張書樂的觀點是:責任不應該是某一個人的,只是他或許作為主導者,承擔了部分責任,關鍵還是中興沒有看清自己應該走的路,才會導致戰略上的分岔和失誤。“我認為,個人承擔的應該主要是戰術上的失誤,而戰略上的問題在于整個領導層面。”
另外,中興下屆董事會即將于2014年換選,史立榮能否連任是個問題。自中興實行輪值CEO以來,史立榮是第二位被換選上位的CEO。
中興通訊聲稱,2012年公司的銷售收款較上年有一定增長,預計將實現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同時持續實施的成本費用管控、新增訂單毛利提高和投資收益,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公司預計2013年一季度實現盈利。
同樣的話在2012年第三季度也出現過。業內人士表示,中興過于樂觀。
今年一季度無望扭虧
當初為了彌補2012年前三季度巨虧,中興在第四季度開始加快內部轉型步伐。求生的辦法不外乎以下幾種:斷臂售賣3家非核心資產子公司、整合海外辦公室、削減員工人數、調整管理層、收緊收入確認方法等一系列整改措施,甚至成立執行副總裁帶隊的“專家扭虧團”,專門對已簽虧損項目減虧或優化。
遺憾的是,這些方法都沒有把中興從巨虧的深淵中拉回來。現在又把希望寄托在2013年第一季度。
“中興想要在一季度扭虧,難度其實很高,畢竟創新和核心競爭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中興過去太倚重于價格戰和擴張,立刻掉頭很難。”張書樂告訴記者說。
相比較而言略顯諷刺的是,同是國內通信設備商,華為2012年凈利潤高達154億元,員工獎金總額為125億元。
張書樂分析稱,華為和中興在盈利上的巨大差距就說明了戰略上的不同。“華為也在做價格戰,也在擴張,但用各種新品來打造不一樣的創新概念,如近期推出的旗艦手機Ascend D2,盡管尚無法抗擊蘋果、三星[微博],但在中低端手機里,它的超薄、耐用和智能化,都是領先的。這盡管只是一個小點,但卻能折射出華為在整體布局中以創新為綱的戰略思維,而現在華為得到了回報。”
事實上,在稍早前中興也發布了手機新品牌Nubia(努比亞),定位于個性人群中的中高端智能手機,這是中興通訊成立27年來,首次在集團品牌之外發布新品牌。Nubia總經理倪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Nubia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上都能和某水果手機相抗衡。此番話劍指蘋果。只是目前Nubia還在預售期,銷售數據暫不得而知。
然而部分業內人士并不看好,一針見血地指出,高端手機如果只是華貴,諾基亞[微博]早有嘗試,結果如何,已經一目了然。外表上的精致,如果沒有內在的支撐,意義又有多大?消費者購買手機,早已不再是看耐摔與否的“磚效應”,也不是看外面是否耐看的“鉆效應”,而是先看內在的東西是否實用,如果平臺拓展性不強,或與競品無本質區別,僅僅看殼子,何以顯示VIP。
無獨有偶。張書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道,中興的表現和聯想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中國IT產業、通信產業都有一個弊病,重拓展,重名位,輕創新,好跟風。”他認為,在興起之初,這樣做很有效果,擴張很給力,但目前已經進入到了新的臺階后,則需要有新的戰略思維,即以創新帶動生產,以創新撬動市場。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