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工業制造

    利用激光熔覆技術對液壓支架立柱受損表面進行修復

    激光制造網 來源:激光制造商情2013-02-20 我要評論(0 )   

    前言 液壓支架立柱是將液壓支架頂梁和底座連接起來的部件,承受頂板的載荷式支架的主要承載部件。在使用過程中立柱外圓表面容易被腐蝕、磨損,直至液壓支架失效。受損立...

    前言
           液壓支架立柱是將液壓支架頂梁和底座連接起來的部件,承受頂板的載荷式支架的主要承載部件。在使用過程中立柱外圓表面容易被腐蝕、磨損,直至液壓支架失效。受損立柱如被直接報廢,既不環保,又不經濟。因此對立柱外圓表面重新修復以達到廢物再利用的目的顯得非常必要。
     

           激光熔覆是一種表面強化的技術。它是將合金粉末以不同的填料方式置于被熔覆基體表面,利用激光作為熱源將合金粉末迅速熔化,在基體表面形成具有優良性能的涂層,從而達到對工件表面進行強化的目的。激光熔覆涂層與基體之間為冶金結合,結合強度高;可以根據使用工況靈活選擇熔覆層的粉末成分。另外熔覆層有一定厚度,可以對受損表面進行修復,使待修復工件達到新件的技術標準。


    1. 待修復液壓支架立柱及所用激光熔覆設備
    1.1 待修復液壓支架立柱

          待修復液壓支架立柱長700mm,待修復區域長468mm,經過車削后,立柱直徑為83.5mm。待修復液壓支架立柱如(圖1)所示。


    (圖1) 待修復液壓支架立柱
     

    1.2 激光熔覆設備
          修復液壓支架立柱所用激光熔覆設備為武漢大族金石凱激光系統有限公司研制的10000W CO2激光熱處理成套設備,如(圖2)所示。


    (圖2) 多功能10000W CO2激光熱處理成套設備

    2 液壓支架立柱表面的修復
          液壓支架立柱修復工藝流程為:廢件表面車削→熔覆前工件表面探傷→熔覆層制備→熔覆層車削→熔覆層磨削


    2.1 廢件表面車削
          對已經報廢的立柱表面進行車削,將蝕坑缺陷去除
     

    2.2 熔覆前表面探傷
           為了保證熔覆層沒有裂紋,在制備熔覆層之前必須對待熔覆工件進行探傷。利用表面探傷劑探測了待修復支柱表面,沒有發現裂紋。對立柱表面清洗,使其達到熔覆標準。
     

    2.3 熔覆層制備
           熔覆時采用側軸送粉,所用送料系統為武漢大族金石凱激光系統有限公司自己研制的重力送粉器。熔覆完成后,在廢件表面得到單邊厚度為1.3mm厚的熔覆層,如(圖3)所示。


    (圖3)  廢件表面制備的熔覆層全貌及局部照片
     

    2.4 熔覆層車削
          對熔覆完成的工件進行車削,使工件直徑大于標準直徑0.4mm。
     

    2.5 熔覆層磨削
          車削完成后對工件進行磨削,使工件直徑達到標準工件尺寸。最終修復完成后的立柱如(圖4)所示。


    (圖4)  磨削完成后的液壓支架立柱
     

    3. 結語
           利用武漢大族金石凱激光系統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熱處理成套設備,完成了對液壓支架立柱受損表面的修復。修復完成后的立柱經過客戶現場檢測,熔覆層硬度為HRC42,工件尺寸合格,達到了客戶所需的標準,得到了客戶的好評。

    (本文發表于《激光制造商情》2013年2月刊,作者是武漢大族金石凱激光系統有限公司   樊艷峰)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