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美上市的國內光伏企業晶科能源動作頻繁,大力向下游拓展。20日,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總監錢晶對記者表示,晶科目前積極投資開拓光伏下游市場,是立足制造本業,計劃將公司轉型為全方位的電力解決方案供應的能源型企業。
日前,晶科瑞士子公司JinkoSolar(Switzerland)AG與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在瑞士楚格市簽署融資總量為10億美元的戰略合作協議。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國開行將通過其多樣化金融服務在未來五年向晶科提供最多10億美金的融資。融資的最終條款、條件和金額尚待雙方公司進一步批準,并將另行簽訂相應協議。
據了解,為進一步拓展公司在歐洲以及全球太陽能市場業務,開發海外太陽能電站項目,全面實施全球化布局并延續公司向產業鏈下游擴展的戰略,晶科能源以JinkoSolar作為海外市場和太陽能電站項目的開拓平臺與國開行開簽署為期5年融資總量為10億美元的戰略合作協議,用于晶科能源在海外光伏電站的建設、并購、EPC及工程承包等金融合作。
去年,國內光伏企業在歐美“雙反”的影響下,艱難度日。對與現階段的影響,錢晶認為,沒有歐美雙反,從趨勢上看,光伏全球應用市場的版圖本身就在發生巨大的遷移,亞洲、中東、非洲及南美地區迅速崛起,所以正如晶科董事長李仙德之前說過的,不要自己把雙反的影響力放大到一個不合適的地位。
對于當前光伏產業困境,錢晶同時表示,國內光伏企業在市場上一直都沒有議價權,歸根結底還是核心技術沒有掌握,這也是企業在后續發展中需要大力發展的。
據介紹,近日,晶科推出全新太陽能組件,命名“Eagle”。這是全球首款雙85條件下PID-Free(免于電勢差誘發衰減)認證的組件,其中60片多晶硅功率可達260瓦。“Eagle”的性能將開創行業中對于組件性能與可靠度評估的全新標準,確保在極端高溫高濕環境下組件依然能夠保證高效的功率輸出。
晶科能源首席執行官陳康平表示,PID效應會直接影響電站的實際發電量和投資者的收益,低質量的組件甚至會使高盈利性的項目變成災難性的投資。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