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照排機是70年代研制出來的一種新設備,它是利用電子計算機對輸入文字符號進行校對,編輯處理,再通過激光掃描技術曝光成像在感光材料上,使掃描光束亮度高,經聚焦后到極細的光束,其掃描分辯力可達40線/MM,因此這種照排機能較好地再現文字字形輪廓和筆鋒,照排的文字質量高,排版速度快,已成為文字排版的主力軍,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發展,技術日益完善,種類眾多,從使用激光光氦氖(HE-NE)激光,氬離子激光和發光二級管(LED)等,從掃描方式不同來看有,棱鏡掃描,機械式滾筒掃描(外滾筒掃描)和內圓滾筒掃描等幾種主要方式,也有采用振鏡掃描式的,但對振鏡質量要求高而用得較少。
1. 棱鏡掃描式激光照排機。棱鏡掃描(以稱轉鏡掃描)式激光照排機是目前用得較多的一類照排機,它是由輸入部分,信息處理部分,激光掃描記錄部分組成。
(1) 輸入部分:輸入方式,可用錄入機(一般采用PC機)直接輸入,也可由用戶自帶軟盤輸入,圖像用掃描儀輸入。
(2) 信息處理部分:由操作控制面板,電子計算機和硬磁驅動器,它按照輸入信息和操作面板,發出指令完成控制,編輯校對,組版拼排,并控制曝光等四個主要程序,使照排機自動排出所需的文字版面。現代排版系統使用的計算機均為微型機,如IBM386、486、Macintosh微機等,版面(頁面)描述語言,已逐步統一使用POSTSCRIPT語言。
(3) 激光掃描記錄部分:這部分是保證文字曝光成像質量的關鍵,現以LASERCOPM激光照排機的掃描記錄部分為例說明其工作過程,它的主機采用激光平面線掃描,(即TV掃描)方式,記錄經過計算機處理后輸出的點陣字形信息,這種掃描方式結構簡單可靠,所用光學元件少,光能損耗小。
由氦-氖激光器輸出的激光束(=632。8NM)進入聲光調制器,利用聲光調制器輸出的載有文字信息的一級光作為記錄光束。該光束經中性濾色片調整到各種感光材料所適應的能量,再經擴束器使光束準值,然后投射到錐形轉鏡掃描器上,錐形掃描器有八個反射面(近年的機型改為五個反射面),每一個面所反射的光束經廣角聚焦透鏡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光斑,直徑0。025MM的X向掃描線,同時輸送機構帶動感光材料的Y向作0。025MM的位移,多根X向的掃描線和感光材料在Y向的位移組合成文字圖象。
2. 機械式外圓滾筒掃描激光照排機。機械式外圓滾筒掃描激光照排機基本由輸入部分,信息處理部分和激光掃描記錄部分等組成,前兩部分的組成原理與功用與棱鏡掃描式激光照排機基本相同,主要區別在激光掃描記錄部分,掃描滾筒是用輕金屬鋁制成的空心圓筒,以減小轉動慣量保證旋轉平穩,工作時,以恒定的速度旋轉。拖板上安放光導纖維和透鏡,在步進電機和滾珠絲杠的帶動下,按指令輕快地往返移動,為了提高掃描速度,通過光學系統,將激光分成四條等效的掃描光速。同時成像在掃描滾筒上。照排時,在排版指令的控制下,調制器按要求將需要曝光的激光束,通過光學系統傳送到貼知掃描滾筒上的感光材料表面上成像曝光,當在感光材料上曝光完一行(滾筒旋轉一轉)后,拖板即刻帶動光纖移動四條掃描線的距離,再進行下一次掃描曝光,依此循環直至拋描曝光完整個版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