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淺析2013深圳LED產業發展現狀

    星之球激光 來源:高工LED網2013-04-15 我要評論(0 )   

    作為全國具有影響力的 LED 生產基地,深圳 LED 產業上游外延項目幾乎為零,芯片項目也是屈指可數,唯一可以自豪的是數量龐大的封裝企業,特別是 2011 年相繼 IPO 上市的...

            作為全國具有影響力的LED生產基地,深圳LED產業上游外延項目幾乎為零,芯片項目也是屈指可數,唯一可以自豪的是數量龐大的封裝企業,特別是2011年相繼IPO上市的幾家封裝和應用企業。

      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統計,2012年中國大陸LED封裝行業規模達到397億元,較2011320億元增長24%2012年中國大陸涉及LED 封裝業務的企業數量從2011年的1700家增加到1750家。2012年中國大陸退出LED封裝領域的企業數量超過200家,新增LED封裝企業數量超過250家。

      其中,深圳依然是廣東LED封裝企業主要集中地。根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統計,2012年深圳LED封裝企業占廣東省LED封裝企業總數量的55%,占全國LED封裝企業總數量的42%。僅2011年以來,深圳就有8LED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與這些企業風風光光IPO上市相比,2012年的深圳LED產業卻更多的與倒閉跑路等關鍵詞相關聯。

      企業倒閉原因之一就是資金鏈斷裂,特別是中小企業,如果一旦出現資金鏈斷裂,政府該如何及時出招幫扶這一類型的企業,或許值得深思。上游項目難成大器,產業鏈出現斷層。面對眾多LED企業,政府補助顯然有點僧多粥少。業內人士如此描述深圳政府對LED產業的扶持現狀。

      但不可否認的是,深圳在過去幾年的一系列舉措,包括華強北LED國際采購交易中心的建設、LED展會論壇支持、研發資金支持都表現出政府有意推動產業發展。20101月,深圳華強北LED國際采購交易中心一期開業。作為深圳市LED最集中的交易賣場,又是商業旺地,當時吸引了許多LED企業進駐,在全國曾引起巨大反響。然而,近期《高工LED》記者對華強北LED國際采購交易中心的深度調查發現,由于客流量逐年減少、鋪位大幅漲租、劣質產品充斥等因素,導致LED采購交易中心的實際經營狀況并不理想。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中小企業的尷尬其實也是深圳產業發展的尷尬。企業數量多,但規模普遍較小是目前深圳LED產業面臨的最大瓶頸,尤其是LED照明市場這一塊還沒有完全打開,所以企業不敢做大。

      外遷搬離深圳

      深圳原有的優勢確實在逐漸消失。緊缺的土地資源、高企的勞動力成本、昂貴的房價成了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于是外遷成為深圳LED企業擴張的選擇之一。僅距離深圳一個小時車程的惠州市,近年來就接納了不少深圳企業的產能轉移。

      高工LED產業研究所研究總監張宏標表示,相比全國其它城市對LED產業的直接資金支持,深圳政府部門僅僅提供了研發資金支持,同時資金的支持力度相比其他城市也基本沒有任何優勢。

      深圳政府對奧倫德的扶持主要體現在對研發項目的補貼上。#p#分頁標題#e#奧倫德內部人士表示,相比之下,江門市政府對每臺設備補貼上千萬元,這也是吸引奧倫德落戶江門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業內人士呼吁:政府對產業的過度扶持,外延芯片是一個典型,光伏產業是一個典型,需要吸取經驗教訓;要么無為而治,讓市場規律來說話;要么就做拉動終端市場的事情,刺激終端市場需求。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