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負眾望、不辱使命,鞍山市委、市政府把鞍山高新區作為“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建設的承接地,全市上下特別是鞍山高新區搶抓機遇,眾志成城,全面打響以千億激光產業集群為目標的攻堅戰役,爭取5年內引進300個激光項目、投資300億元,到2020年打造年銷售收入1000億元的國家級激光產業基地。
目前,鞍山高新區激光產業飛速發展,被省領導譽為上演"激光速度",全區激光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開工建設和重點推進285個項目,投資總額達到194億元,達產后新增銷售收入預期將達600億元以上。
園區建設一天一個樣
5月的陽光讓人陶醉,記者置身鞍山高新區“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感受園區建設中隆起的氣息,則宛如母腹中嬰兒發出的律動節奏令人振奮。在這里,處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一批批基礎設施建設孕育的正是“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省委、省政府確立在鞍山高新區發展激光產業以來,高新區便把“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作為吸引投資、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增強經濟總量的重要載體和推進產業升級的重要基地,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的“三高”原則,舉全區之力打造一流的激光產業園區。
科學發展,規劃先行。在省科技廳的指導下,鞍山高新區管委會會同東北大學、中國工程院、華科大等院校的專家學者,于2012年5月編制完成了激光產業園總體建設規劃,確定了激光產業園總體規劃面積28.11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2.2平方公里。通過制定激光產業園總體規劃,使激光產業園總體布局更加完善合理;通過起步區“六橫四縱”路網規劃建設,為樓宇標準廠房、研發中心及購地項目入園建設提供保證;通過制定城市整體風貌規劃,帶動了大商新瑪特、華潤橡樹灣、楚天激光主題公園等各服務業項目的入區發展。
為積極穩妥、扎實有效地推進園區建設,鞍山高新區管委會專門成立了“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指揮部”,指揮部主任由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親自掛帥,實行兵團式作戰和掛圖作戰,按期調度,快速推進園區建設。園區建設的標準絕對高,望著眼前崛起的一幢幢新樓,若不是管委會領導說這是激光產業廠房,記者還以為是居民區住宅呢。原來,鞍山高新區管委會結合激光產業高科技特點,在激光產業園區里建設的不是傳統工業廠房,而是樓宇標準廠房,創新發展樓宇工業,既集約利用土地,又增加城市化色彩。管委會領導還告訴記者一個細節,園區廠房外墻采用的也全部是高檔次裝修材料,價格僅次于大理石。
鞍山高新區還建立起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激光產業園建設投融資體制和運作體系,建立和健全以政府資金為引導、風險投資為主導、銀行資金為后盾、企業自籌和民間資本為補充的多渠道、多層次的資金投入體系,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快工業園區道路、供水、供電、污水處理和土地平整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投資環境。截至目前,“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征地拆遷、基礎設施建設和標準廠房、研發中心、激光園外園建設等已投入資金 10億元。其中起步區基礎設施配套基本完成。投資1.2億元完成“六橫四縱”道路及排水、給水、電力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園區周邊市政配套工程進展順利。投資1.65億元開工建設的萬水河東路已部分具備通行能力;投資4500萬元建設的越嶺橋已經竣工通車;投資1億元完成建國東路高新區域內4公里路段的建設并完成道路綠化;投資8000萬元改造完成萬水河東山湖至越嶺橋路段工程,已實現蓄水。樓宇標準廠房、研發中心全面建設。鞍山高新區投資建設的20萬平方米樓宇標準廠房(15棟)、15萬平方米研發中心(6棟),10萬平方米東北大學激光研究院全面開工建設,目前已建成 8棟 10萬平方米的樓宇標準廠房,其余標準廠房和研發中心年底前可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
如今,隨著“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的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這里正逐步成為吸納資金項目、培育激光產業集群的投資寶地。
激光企業施工現場(組圖)。
搶抓機遇建千億激光產業集群
當時間的車輪駛入2013年,鞍山高新區謀發展求發展的腳步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急促。這是因為高新區人肩扛一個無比神圣的使命,那就是打造千億激光產業集群。
2011年11月,遼寧省委、省政府確定在鞍山高新區建設激光產業基地,并明確舉全省之力發展激光產業。自此,鞍山高新區在遼寧省、鞍山市兩級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落實、快速推進激光產業發展戰略,在這片千山腳下的秀美園區里留下了鏗鏘有力的建設足跡。
據鞍山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賈清瑞介紹,自高新區建設激光產業基地短短一年半時間里,鞍山市累計投入資金10億元,全力推進征地、拆遷、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工作,起步區內的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目前,全區大舉對外招商引資,激光產業大項目好項目紛至沓來,項目建設熱火朝天。
建設國內一流激光產業基地
建設“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是省委和省政府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發展以激光技術為引領的高新技術產業,對促進我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激光技術是現代高新技術,是未來制造技術的發展方向與新興產業的生長點。激光技術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鋼鐵、石化、汽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領域具有廣闊市場;在微電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療、農業等領域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有報告顯示,受激光技術應用影響和推動的國民經濟產值占美國 2010年GDP總額的51.7%,涉及生物與國民健康、通信與IT業、交通及能源、文化傳媒與制造業等各個方面。
目前,國內已經掀起了發展激光產業的熱潮。 2011年11月初,遼寧省委、省政府作出了舉全省之力發展激光產業的重大戰略決策,并確定在鞍山高新區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激光產業基地,成立了由負責科技的副省長為組長的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領導小組。為此,鞍山市政府、高新區管委會會同東北大學、中國工程院、華中科技大學、遼寧科技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院校的專家學者,編制完成了遼寧激光科技產業發展規劃與園區建設規劃,確定了激光產業園總體規劃面積 28.11平方公里,由A、B、C、D4個激光產業研發區組成。其中A區3.9平方公里,起步區2.2平方公里;B區 5.97平方公里;C區 3平方公里;D區3.34平方公里。
按照規劃,“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的發展定位為:以激光加工為生長點、以拓展激光應用為著力點、以發展高端裝備搶占制高點、以國際合作引領原創點,重點發展激光加工、激光成套設備、激光高端應用和激光材料與元器件四大領域,形成激光鏡片、激光器、傳感器、激光醫療裝備、激光切割裝備、激光焊接、激光熔覆裝備、光機電一體化和激光應用等九大產業集群。
“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的發展目標是:2012年產業園起步區開工建設,2013年起步區初具規模,2016年激光產業形成規模,2017年激光產品商品化、產業化程度大幅提高,產業基地輻射全國,入園企業達到300家以上,激光及其應用產品銷售收入達到600億元。到2020年,將產業園打造成產業規模超千億,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積聚效應明顯的國內一流的激光及其應用產品研發生產基地、產業集聚基地和人才吸引基地。
發展激光產業優勢突出
鞍山發展激光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和產業優勢。作為我國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之一、位于遼寧省中部經濟隆起地帶的鞍山,正處于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沿海經濟帶開發和沈陽經濟區發展的焦點位置上,北距沈陽89公里,南距大連260公里,西南距營口鲅魚圈港120公里。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國第24位的鞍山,是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有“鋼都”的美譽,在中國工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鞍山發展激光產業具備廣闊的應用市場。遼寧省及鞍山的鋼鐵冶金和裝備制造業非常發達,有利于把激光切割、焊接、打標和表面改性等加工應用技術與裝備制造業結合起來,促進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升級換代。裝備制造業發達是我省發展激光科技產業的特色和優勢所在,是國內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可以說,中國激光產業未來發展和應用的市場在東北,而東北市場主要在以鞍山為節點的遼寧中部城市群。
鞍山激光產業基礎優秀。目前已經有許多家鞍山企業在從事激光產業,如鞍山科大激光工程公司、鞍山銘輝激光醫療科技公司、鞍山宏源自動化工程公司、鞍山慶隆機電公司和鞍山雷盛電源公司等。鞍山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中國科學院等國內著名院所有著緊密的合作,并已經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北大學和遼寧科技大學合作建立 “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激光應用技術研發與測試平臺、高功率激光器件研發檢測平臺和激光先進制造技術研發測試平臺等,為“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建設和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智力支持。
鞍山具有科研和人才的優勢。鞍山市是國家技術創新試點城市和全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重點城市。全市擁有科研院所69家,科研機構280個,研發中心60個和產業化基地7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0家,各級各類科技人才達24萬人,鋼鐵、焦化、耐火等科研技術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坐落在鞍山的遼寧科技大學和鞍山師范學院兩所高等學府,每年培養2萬多名各類優秀人才。鞍山市已經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遼寧科技大學和國家電科院等數十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固定聯系,還與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合作成立了 “中國科學院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鞍山分中心”,已經有數十項創新技術成果達成轉讓或共同產業化協議。
鞍山具有國家級高新區的優勢。鞍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高新區。經過20年的發展建設,鞍山高新區整體發展環境不斷完善,創新體系不斷優化,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業規模不斷提升,涌現出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1家,占全市比重的40%;擁有企業技術中心39家,其中國家級6家、省級22家;擁有榮信股份、聚龍股份、森遠股份和鞍重股份等上市企業;擁有中冶北方、中鋼熱能等一批國內知名的科研院所與研發中心。遼寧科技大學位于高新區核心區域,年輸送本科畢業生5000人,高職專科生1200人,同時,鞍山高新區管委會還與國內最大的職業教育學院——鞍山職教城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為區內高科技企業擇優選取技能人員。
實現空前快速發展
在我省的各類產業集群中,位于鞍山高新區的“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絕對是一個新面孔,然而卻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鞍山高新區的激光產業實現了空前的快速發展,奔向千億產業集群目標。
鞍山市確定發展激光產業指導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東北振興和沿海開放雙重戰略機遇,以激光技術應用為重點,以激光技術自主創新為主線,以激光系統集成為主攻方向,把握“政府推動、市場導向、科技先行、人才第一”的原則,全力打造集激光材料、激光器件、激光成套設備、激光技術應用產品、激光加工等于一體的激光全產業鏈,促進我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發展激光產業基本原則:政府推動與市場導向相結合;科技先行,技術研發與企業生產并重;人才第一,引進與本地化培養相結合;集群建設與整體布局統籌協調。
對激光產業的發展思路及路徑:按照“激光加工為先導,激光應用是主體,國際合作促跨越,高端裝備上水平”的基本思路推進激光產業園建設。堅持企業引進與研發機構建設并重,高端人才引進與人才本地化培養并舉,促進產業集群高起點建設。堅持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激光應用項目與民營資本的結合,著力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推進激光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高激光產業的持續競爭力。實現激光產業與裝備制造業等傳統優勢產業的有機結合,將我省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激光產業基地。
發展戰略已定,重在腳踏實地加以落實。招商上項目是重中之重。產業園建設伊始,鞍山高新區管委會就對國內激光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了全面的信息收集與激光產品上下游關聯企業的調查工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技術合作、企業并購、專題論壇與專業展會宣傳推介等方式,持續不斷引進激光產業中的龍頭企業、領軍人才、專業機構與海外研發團隊,提升“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的影響力。全區先后引進了武漢金運等國內激光行業4家上市公司以及上海光機所等為代表的一批標志性企業與科研院所,還引進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國家“863”專家組成員為代表的激光產業標志性人才46位,推出了大功率特種光纖、3D打印送粉設備等填補國內空白的標志性產品。
在環境配套方面,鞍山高新區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全面推進道路、給排水、電力、供暖等基礎設施建設,構筑園區內“六橫四縱”路網,滿足激光企業建設與發展需求。同時,先期建設總計45萬平方米的樓宇式標準廠房和研發中心,為初創型激光企業、研發團隊和科研機構提供便利的空間條件。現已先期安排入駐晶體、鏡片、拋光與鍍膜等激光產業上游企業10家,光纖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激光電源等激光產業中游企業25家,激光熔覆加工、激光切割與焊接等成套設備、激光應用等激光產業下游企業50家,全部達產后將實現產值100億元。
在培育初創型激光企業方面,鞍山高新區通過構筑政府公共服務平臺進行激光產業科技成果孵化,逐步建立了紡織激光技術推廣中心、激光器件加工中心、激光元件檢測中心、激光器件檢測中心、精密加工中心等,完善產業集群內共享設備資源,促進激光產業科研成果產業化。
目前,“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上、中、下游產品相互協調發展,產業鏈漸趨完整,現已逐步建成激光制造中心、器件中心、展示中心和創新中心。一個中國重要、世界知名的千億元激光產業集群,正在鞍山高新區闊步崛起。
激光電弧復合焊。
激光產業園區樓群拔地而起。
決策者說
◆◆鞍山市委書記王世偉
發展激光產業是國家“十二五”重點發展戰略,是省委、省政府對鞍山市產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更是鞍山市推進增量調結構、創新促升級的重要舉措,對于促進鞍山經濟向更好更優方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相關地區和部門要高度重視發展激光產業,著力打造超千億元的激光產業集群,盡快使之成為鞍山市又一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推動鞍山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建設實力鞍山奠定堅實基礎。
◆◆鞍山市代市長吳忠瓊
要全力推進鞍山高新區激光產業園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開工力度,讓已入駐的企業盡快達產,產生效益。要加大標準廠房、道路、檢測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教育、醫療、商貿等配套設施建設速度,盡快打造宜居宜業的發展環境。要積極與企業和高校合作,建立激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投資鞍山激光產業正當時
走進依山傍水的鞍山高新區,日新月異的城區面貌、異軍突起的現代化企業讓人心潮澎湃,更令人震撼的是呈現在記者眼前的一組招商引資數字:“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開工建設和重點推進285個項目,投資總額達到194億元。#p#分頁標題#e#
為何在短短一年半時間里,這么多激光產業項目落戶鞍山高新區?鞍山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賈清瑞給出答案:“主要得益于我們把招商引資作為轉型發展、跨越式發展第一位的基礎性工作來抓,把‘提質、提速、提效’落實到招商引資的具體工作之中,提高引資效益,把招商體制機制創新作為高新區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形成全民招商的濃厚氛圍。 ”
鞍山高新區管委會創新體制機制,是招商引資得以有序、有力、有效開展的必要保證。按照“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專業化發展”的思路,鞍山高新區管委會成立了激光產業招商服務中心,采取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和定向擇優考核聘用的人才引進機制,實行“全員聘用、檔案封存、績效考核、獎優罰劣”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分類分崗、績效考核的績效工資制度,將招商人員的薪酬待遇和獎勵,與項目、身份、職級、業績掛鉤,實現能者高薪。體制機制的創新,有力助推了激光產業園的對外招商和項目入駐。
招商引資是雙向選擇的過程,要實現互利雙贏,不斷創新方式和方法也十分重要。為了實現招商高效率,鞍山高新區管委會總結多年來招商經驗,推出一系列全新的、實用的招商策略和招商方式。帶著空間抓招商:對照已騰出的凈地和今年可騰出的凈地開展全方位招商,力爭土地早日摘牌、資金早日到位、項目早日開工。圍繞重點投資商抓招商:抓住國內外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重點面向長三角、珠三角等資本密集區及行業龍頭企業招商。淘寶式招商:通過對國內激光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全面的信息收集與激光產品上下游關聯企業的調查工作與園區現有項目對比,按照完善產業鏈的思路,優中選優、重點突破。堅持“點對點、面對面”抓招商。走出去招商要“點對點”,請進來招商要“面對面”,增強招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鞍山高新區積極參加在德國、日本等地舉行的世界激光展,借此機會開展宣傳招商活動。目前全區正緊鑼密鼓、精心籌辦將于今年9月份在鞍山召開的全國激光論壇暨激光博覽會,擴大遼寧激光科技產業園的對外影響力,為鞍山激光產業大發展快發展進行卓有成效的招商推介。
鞍山高新區還創造性地采取招才引智的方式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首先鞍山高新區把吸引高端人才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途徑,實現以人才帶動項目,以項目集聚人才的良性互動。鞍山高新區管委會領導先后拜訪了100余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引進國家863專家組成員、煜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普雄鷹博士,成功研發大屏幕無拼接3D激光電視,獲得行業金獎;引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李德建博士,成功研發大功率特種光纖,填補國內空白;引進精準激光設備有限公司趙鋼博士,成功研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激光打標機振鏡。其次,通過引進一個科研團隊,形成一個公共平臺,搭建出一個學科、拓展一個服務領域、造就一個行業權威機構的方式壯大產業集群。通過與哈工大、華科大等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在高新區激光產業園成功建立哈爾濱工業大學(鞍山)工業技術研究院、華科大國家激光工程研究中心,為科研成果的轉化和高端人才的聚集提供平臺和載體;通過引進武漢光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工業激光產業;通過引進金運萬隆激光工程有限公司,形成紡織激光產業;通過引進楚天激光集團,形成創意激光產業;通過引進奇致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形成醫療激光產業。
截至目前,國內激光行業的4家上市公司全部簽約入駐園區;國內知名龍頭企業湖北團結、武漢楚天已入園購地;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激光加工研究中心、上海光機所、總裝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大學研究院等國內激光領域的知名科研院所先后購地建設研究院或分中心。
招商招活一池水,引資引出一片天。隨著一批新的大項目的落地,鞍山高新區千億激光產業集群正從規劃藍圖走向現實。 □本報記者/侯國政/劉家偉
激光企業技術人員正在操作。
激光焊接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