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研制了一種新智能化半導體激光裝備,該裝備半導體激光器、六軸機器人及龍門機床組成,輔以溫度傳感器、激光測距儀等,達到了處理距離、溫度、軌跡、效果可控的目的,在激光先進性制造工藝專家系統支持下,成功實現了激光處理過程中的智能化功能,能滿足復雜曲面的智能化、柔性化激光表面處理的需求,在模具、石化、冶金等行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半導體激光器系統;智能化;激光表面處理;
1.引言
近十余年來,激光表面強化技術不僅在研究和開發方面迅速發展,在工業應用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成為表面處理和表面工程一個十分活躍的新興領域[1,7]。目前,用于實現零件表面強韌化及再制造的激光設備主要是CO2激光成套設備,然而,該類設備具有能量利用率低、CO2設備體積龐大、能量分布均勻性較差、無法實現光纖傳輸等特點,很難勝任復雜零件的曲面強化加工和再制造,而且CO2激光器的功率穩定性較差,其功率的變化也會引起功率密度分布形式和范圍的變化,給工藝制定帶來極大不便[8]。與傳統高功率CO2激光不同,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具有體積小、輕便靈活、電光轉換效率高、能量分布均勻、與材料交互作用的吸收率高、能實現溫度-功率閉環控制等特點[9-12],因此,新型半導體激光器可以直接通過機器人手臂前端固定,由此組合的新型激光裝備能處理其它方法無法處理的大型復雜工件的表面,具有無污染、易操控、高柔性、硬度均勻、強韌性好、變形小、耐磨性高,后續加工量小等特點。同時,與車載系統組合,可組成移動式現場表面強韌化及再制造裝備,適用于大型不易拆卸工件的現場表面強化及再制造;與龍門機床組合,可組成汽車模具表面強韌化及再制造裝備。本文報道了該類激光表面強化裝備的研制和應用。
2.半導體激光智能化裝備的研制
2.1 半導體激光智能化裝備的構成
圖1是我公司在國內率先開發的一套半導體激光表面強化及再制造系統。該系統由半導體激光器、六軸機器人系統、龍門機床及專業控制系統等組成,將機器人倒掛在龍門機床的頂部,并且于機器人手臂前端固定半導體激光器,溫度傳感器固定于激光器的一側。在龍門機床內可擺放一系列工件,通過龍門機床及六軸機器人實現高效、精確的加工,可對任意復雜曲面的工件表面進行強化。龍門機床尺寸可根據工件尺寸按需定制也可根據需求選擇是否配備專用于激光熔覆的送粉器。
圖1 半導體激光智能化裝備
2.2 半導體激光智能化裝備的控制系統
通過加裝溫度傳感裝置,激光測距儀,再輔以激光先進性制造工藝專家系統,可以實現激光加工過程的距離、溫度、軌跡、處理效果的智能化控制,控制系統的示意圖如圖2。
圖2 控制系統示意圖
首先,在中央控系統輸入激光表面強化及再制造所要達到的效果,系統自動從激光表面強化及再制造工藝參數數據庫[13]調出工藝參數,然后通過中央控制系統發出指令給激光器、機器人系統、紅外測溫儀以及距離傳感器。機器人系統根據給出的指令調用程序,激光器輸出功率參數,距離傳感器及紅外測溫儀實時監控激光加工區的溫度以及加工距離。然后,距離傳感器以及紅外測溫儀根據實時監測到的溫度及加工距離數據,轉化成電信號,再通過與中央控制系統的連接將信號傳輸給中央控制系統;中央控制系統通過對溫度及加工距離信號數據的處理運算,反饋出信息給激光器和機器人系統,激光器和機器人根據反饋的信號調整功率輸出和加工距離,這樣就實現了溫度-功率閉環控制和加工距離智能化控制,實現了激光加工過程的智能化控制。
3 工藝實驗及應用實例
近年來,利用研發的智能化設備,開展了大量激光強韌化及再制造的工藝實驗,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大量的工程應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1 工藝實驗
1)典型材料的激光表面淬火
通過不斷的優化實驗,得出了幾種有代表性的材料半導體激光淬火獲得的硬度及最佳的工藝參數如表1所示。
2)典型材料的激光熔覆
通過不斷的優化實驗,得出了幾種有代表性的材料半導體激光熔覆的最佳的工藝參數如表2所示,激光熔覆層硬度HRC58-60。
激光熔覆層形貌如圖3所示,熔覆層無裂紋,與基材呈冶金結合。
圖3 典型材料激光熔覆層裂紋情況
3.2 典型應用
1)石油化工行業應用
如圖4所示,海洋鉆井平臺用一軸類零件使用軸承部位磨損,尺寸減小,需對其進行尺寸修復。傳統的堆焊方法容易產生氣孔、裂紋等缺陷,且結合強度較差,易產生脫落,熱影響區大。激光熔覆加工后,熔覆層硬度為HRC58-60,熔覆層無裂紋、氣孔,且與基材呈冶金結合,熔覆層組織致密,耐磨性能高。經使用后表明,激光熔覆后該軸的使用壽命提高了2-3倍。
圖4 軸類的半導體激光熔覆
圖5為鉆鋌螺紋接頭,該鉆鋌材質為35CrMo合金鋼,在長期使用過程中,螺紋會因為重復的擰動、摩擦而受損。當硬度較低時,螺紋部位會產生粘著磨損。激光表面淬火后,螺紋位置硬度可達HRC55-58,有效硬化層深度約0.8mm,抗咬合壽命從原來的2次提高到10次。#p#分頁標題#e#
圖5 鉆鋌的半導體淬火
2) 模具行業應用
圖6汽車頂蓋拉延模,模具為Mo-Cr合金鑄鐵汽車頂蓋拉深模,激光處理前表面硬度為HRC40-45.由于拉深模工作表面硬度不夠,其工作表面易于工件產生粘著磨損,導致沖壓件被拉傷,生產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對模具工作型面進行推磨拋光,在線維修率達10%,經激光表面強化后,模具表面硬度可提高到HRC58-62,處理后硬化層深度約為0.6-0.8mm,激光處理后模具使用壽命提高2-3倍,一次修磨拋光后的沖壓零件數已由原來300~500件提高到1000件以上,且激光淬火后的工件表面光亮,沒有任何氧化,后續機加工量非常小,大大節約加工時間和成本。
圖6 模具的半導體激光淬火
圖7汽車車門模具,模具材料為7CrSiMnMnV。該模具在激光淬火前進行過傳統的熱處理,并且采用傳統的堆焊方法進行過模具改道,但是由于傳統堆焊的熱影響區大,導致了淬火后的模具出現了回火現象,模具的硬度下降,無法滿足使用要求。該模具采用激光淬火后,硬度恢復到可使用的水平。對各種原因造成的模具硬度下降,均可采用激光淬火來提高或恢復其硬度。
圖7 汽車門模具的半導體激光淬火
3) 電力設備
圖8所示,該發電機轉子在長期使用中導致軸承部位磨損,尺寸減小,需對其進行尺寸修復。激光熔覆加工后,熔覆層硬度為HRC55-60,熔覆層無裂紋、氣孔,且與基材呈冶金結合,熔覆層組織致密,耐磨性能高,經使用后表明,激光熔覆后的汽輪機轉子使用壽命提高了2-3倍。
圖8 汽輪機轉子半導體激光熔覆
4)冶金行業的應用
圖9所示,軋輥材料為中NiCr,經激光合金化后,表面硬度可達HV900-950,合金化層深度約為0.5-0.7mm,表面粗糙度為Ra2~3μm,使用壽命提高1-2倍。
圖9 軋輥的半導體激光合金化
4 結論
本文研發的半導體激光表面強化及再制造裝備可實現能夠實現距離、溫度、軌跡、處理效果的智能化控制,可高質高效地對任意復雜曲面的工件進行激光表面強化,大幅度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延長工件的使用壽命,解決諸多傳統高功率CO2激光表面強化裝備無法解決的問題,并建立了典型材料的半導體激光表面淬火及熔覆的工藝數據庫。該半導體激光智能化裝備已經在汽車模具、石油機械、電力設備、冶金設備等行業進行了工程化應用,大幅提高了工件的壽命和生產效率,給企業帶來了十分可觀的綜合經濟和社會效益,增加了產品附加值,提高了產品的整體競爭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