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激光,光谷有了更多的期待。未來5年內,一個占地5800畝的激光產業基地將出現在光谷東部,“規模將會是國內最大的”。
繼光電子、高端服務業之后,激光最有可能成為光谷下一個千億級產業。6月19日,武漢激光行業協會會長朱曉表示,到2020年,武漢有望建成全球激光技術和產業集聚地。
打造千億激光產業鏈
日前,一個激光行業大型會議在東湖之畔舉行,“激光基地”成為現場被提及最多的詞匯。
資料顯示,新建的激光產業基地位于光谷東部的左嶺新城,規劃占地總面積5800畝,建設規模為國內最大,一期工程預計5年完成。“建主題產業園是很好的模式”,談及正在建設中的激光基地,團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團結激光)副總經理馮迅對記者表示,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關聯企業集群有利于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最終提高“光谷造”的競爭力。“在建設資金方面將采用全新模式”,東湖高新區相關人士稱,去年底,數家企業共同簽下協議,將以貨幣形式出資設立光谷激光產業基金,規模為10億元。
據悉,該基金將作為激光產業的投資發展平臺,負責爭取政府扶持政策,同時對基地內的激光項目進行投資。
按照規劃,激光產業基地建成后,將可聚集企業800余家,帶動就業超過5萬人,間接帶動相關產業生產總值500億元左右,“最有可能成為光谷下一個千億產業”。
目前,楚天激光、團結激光和華俄激光等行業大佬均明確表示將入駐基地。
“光谷造”欲搶國際市場
光谷新的“千億計劃”不只是夢想。“激光已經成為真正的生產力。”朱曉表示,自1985年出現首家激光企業以來,光谷在激光領域的“產學研”已形成不錯基礎。
依托華科等高校,武漢激光企業總數已過百家,光谷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激光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基地,激光器制造技術、激光加工工藝與工業應用技術等居全國領先地位,“光谷造”已拿下國內激光市場半壁江山,遠銷歐美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除具備技術優勢之外,光谷激光企業日益具有國際范兒。“走出去,跟世界一流同行搶市場。”馮迅告訴記者,不久前,團結激光已正式投資俄羅斯烏拉爾地區,“到2016年,我們的市場目標是1000萬美元”。而到目前為止,光谷的激光大佬們基本都已發力海外,除了南美、中東等傳統地區,歐美市場成為大家的新去向。“已經到了井噴式爆發的前夜”,對于未來,朱曉表示,在關鍵技術和產品上,激光業的產學研單位將繼續協同創新,“希望到2020年,能將武漢建設成全球激光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集聚地。”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