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科院強激光材料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俊眼里,自己一直從事的、被稱為光學材料領域國際最前沿的科研領域里,“最新”和“前沿”不是緊盯的重點,王俊看重的,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光子學研究中的“問題”。
“通過研究使還未得到解答的問題真正得以解決,是科研創新最大的意義。”王俊說,“這也是我們課題組一直秉承的信念。”
在石墨烯光子學領域,王俊首次從實驗上驗證了石墨烯的寬帶非線性光學特性。2009年,當時針對石墨烯光學性質的實驗研究只有一篇后來獲諾貝爾獎的Geim教授和Novoselov教授小組發表于Science的論文,而非線性光學性質研究還處于空白的狀況,王俊認為,其應用價值并未引起足夠重視。于是,王俊開始解決發現的這一“問題”。他對此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從實驗上揭示了石墨烯優異的非線性光學性質,開創了石墨烯光子學性質及其應用研究的先河,為研究石墨烯及其衍生材料的非線性光學性質、以及開發石墨烯光子學器件提供了準確可靠的實驗依據和理論解釋。王俊的研究被業內稱贊為石墨烯光子學領域具有開拓性的工作之一。
如果只是去做別人沒做過的東西,王俊覺得不足以構成真正意義上的科研創新。他認為,創新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研究解決一些重要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是某領域研究通向應用的一個瓶頸,這才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
王俊在石墨烯光子學領域的研究如此,在激光防護光子學領域的研究也是如此。
王俊深入地研究了一系列光功能材料的激光防護限幅應用,深入揭示了單壁碳納米管的非線性散射致光限幅效應。王俊的系統研究,進一步揭示了碳納米管光限幅效應的物理本源,以此提出了從根本上提高其非線性消光性能的解決方案,為基于碳納米管及其衍生功能材料的激光防護限幅器件的設計和開發,以及隨后石墨烯非線性光學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實驗和理論基礎。這些研究成果,對除碳納米材料外其他具有光散射致非線性消光效應的納米材料,如金、銀、合金納米結構、量子點等,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王俊說:“科研人員在創新研究中,不僅要發現問題,更要解決問題,并把結果公布出來,為大家服務,我覺得這個才是做科研的核心創新理念。”
王俊的話語和王俊的履歷,讓很多人想不到他其實只是一個“80后”。1979年11月出生的王俊,目前已經是中科院強激光材料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重點實驗室主任助理,負責微納光功能材料學科建設。2010年12月,王俊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百人計劃”引進,2011年4月順利通過擇優支持。如今,王俊已成為國家首批“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嘉定區“青年領軍人才”。今年2月,又擔任了上海市激光學會青年委員會主任。
在被追問到為何樂此不倦地沉浸于科研中時,王俊會“少年老成”地表示:“這個領域‘問題’太多,有時候也會力有不逮。但我們愿意為此而竭盡全力,因為我非常地喜歡這個領域,喜歡這些‘問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