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當沈陽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決意在沈陽北部“再造一座生態沈陽城”之時,科技創新就注定要成為這座最適合創業、最適宜人居城市的第一牽動力。成立四年以來,沈北新區始終堅持科技立區、產業強區,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產業提升,權利構筑新型產業基地。
展開騰飛之翼,創造城市奇跡。按照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要求,以世界的眼光、未來的高度、現代的標準建設創新沈北、生態沈北、文化沈北、智慧沈北、宜居沈北,處處彰顯科技力量。打造全國極具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型城區、著眼于建設農業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示范區,沈北新區每向前邁進一步,都能給世人帶來驚喜。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充滿激情和活力的沈北新區,正全力推進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快發展。一個東北最大、在全國有影響力、輻射東北亞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將在沈北新區迅速崛起。
提升沈北新區的科技創新力、產業集成能力和文化聚集能力,教育功不可沒。經過幾年的努力,全省乃至全國優質教育資源迅速向沈北聚集,教育已成為沈北新區城市化進程的催化劑、新型工業化的千斤頂、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器、人口聚集的吸鐵石。
科技牽引 超強實力證明自身魅力
走到今天,沈北光芒四射。魅力的源泉之一,來自科技,來自創新。一系列當之無愧的稱號,成為沈北創造奇跡的最佳注解——
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全力構筑新型產業基地,始終堅持科技立區、產業強區的沈北新區,四年來先后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東北亞農工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國家級星火密集區”、“中國技術市場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區”。2009年,沈陽輝山農業技術科技園區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等六部委的驗收,成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今年,新區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工作順利通過科技部等19個部委組織專家評審。
靠實力說話,沈北新區贏得了高度贊譽。靠科技牽引,沈北新區張開騰飛之翼。
走入沈北,處處都能讓你耳目一新。變“機械制造”為“激光制造”,沈陽大陸企業集團不僅讓沈北新區的科技名號傳遍了全國各大鋼廠,更將中國制造推向中國創造的世界舞臺。
據介紹,目前世界上的金屬零部件制造主要都是通過機械制造完成的,這種加工程序主要采用的是傳統“減法”加工工藝,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零部件壽命長短不一的現場——當一個部件壽命到了,其他部件也就不能正常運行了,整個設備運行就面臨著停止。一般來說,產品基礎壽命20%失效了,整個產品也就報廢了。
利用“激光制造”技術,沈陽大陸正在開啟未來制造業的新時代。他們獨創的激光制造技術,對30噸優質鋼材的軸承進行修復,只用原來10%的優質鋼材,就可復原設備的原功能。集團董事長董俠介紹,這樣一來便可為使用這項技術的鋼廠節省資金500-700億元,并可為我國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量2000萬噸以上。
用整整10年的時間,投入進億元的資金,先后進行15萬余小時的工藝試驗,沈陽大陸研制出來“獨門絕技”,并已經應用于實際生產。2010年4月,本溪鋼鐵集團2萬立方米制氧機組空壓機的第7級葉輪在運行中發生了嚴重損壞。國外相關企業均稱,損壞零件“只能跟換,不能修補”,而且更換零件最少也得60天。但沈陽大陸憑借其特有的激光制造技術,僅用3天時間就幫本鋼解決了燃眉之急,避免企業遭受重大經濟損失。
更重要的是,該技術的成熟打破了國際巨頭們制訂的“發電主軸不能修”技術聯盟,將中國制造推向了中國創造的世界舞臺。
高科技企業表現搶眼的背后,離不開新區政府的強力支持。四年來,采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等方式,新區規劃建設總面積150萬平方米的孵化器及中試基地,提供孵化服務,進一步改善科技創業環境,培育和扶植中小型科技企業快速成長。
以政府投入為主體,新區建設了光電企業創業園、沈陽農業科技企業孵化器、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123創意園、輝山中小企業創業園等科技企業孵化器,形成了通訊電子、農業科技(生物工程)、文化創意、信息軟件、先進制造等產業門類。
科技創新,成為沈北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勁驅動力。目前,新區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已達到43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7家;2009年,全區高新技術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34.5%,今年預計將達到40%。高端引領
無限商機變為超級能量
創造奇跡,從沈北出發。類似沈陽大陸企業集團這樣的科技明星企業云集,正給力新區,打造全國極具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型城區。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在科技革命風起云涌的今天,面對激烈的競爭,沈北新區正借助高科技,將其帶給人們的憧憬變成觸手可及的現實。
比如超液晶顯示屏,就出自沈北企業的手筆。位于沈北新區光電產業園的沈陽先鋒聯誠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經成功制作出頭套式隨身攜帶顯示屏,并將于明年7月投產的超液晶顯示屏填補了國內空白。特別是公司的LCOS(硅上液晶)高清數顯技術,更是讓我國的電子顯示屏徹底從“小尺寸”躍進了“超液晶”時代。
據介紹,目前該公司生產的大超液晶,涵蓋一種全新數碼成像技術,具有畫面大、清晰度高、成為低、節能環保等優點,將廣泛應用于大尺寸高清電視,市場前景廣闊。采用超液晶技術生產的高清數字電視,分辨率高,價格僅為液晶電視的1/3,市場前景同樣誘人。
目前該公司位于沈北新區的生產中心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其項目投資10億元人民幣,目前可實現年產大尺寸夜景高清數字電視5萬臺、產值50億元、出口創匯3億美元。二期工程投資20億元,建設LCOS芯片生產線,建成后可實現年產芯片30萬套。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完全的核心組件自主生產,實現年產值60億元,出口創匯3億美元。
以高端技術為催化劑,沈北新區正將無限商機轉化為巨大能量,一個千億元產值的手機及光電產業集群即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新區政府集中全部人力、物力、財力籌劃打造的沈北手機及光電產業園區,堅持培育和引進相結合,做強做大手機通訊產業、光顯產業、光能產業、激光產業、家電產業和數字裝備產業,建設千億元產業集群。目前園區發展之勢不可阻擋,吸引與日俱增。去年10月舉行的“2010首屆中國(沈陽)國際手機博覽會”,參會的國內外知名品牌手機企業近200家,參會觀眾超5萬人次,成為近年來遼沈地區規模最大、參與度最高、展商和群眾受益最多的一次手機行業盛會。 賺足人氣的同時,沈北新區在博覽會上更是大有收獲。展會期間,位置服務基地產業園、G,FIVE(杰爾望)品牌手機生產基地、愛國者智能手機產業園、遼寧微波電子技術創新聯盟產業園、泰克飛石通訊產業園、易豐展業通訊產業園、移動互聯網處理平臺芯片7個意向投資額達130億元的項目,讓沈北手機及光電產業再添生力軍。
重點發展新興產業,沈北新區正努力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新興產業聚集區。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