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北大深圳新材料學院在3D微納打印領域取得新進展

    星之球科技 來源:南燕新聞社2013-07-10 我要評論(0 )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以新能源材料的設計與理論計算、能源采集、能源存儲、能源轉換及材料在原子和納米尺度的可控制備等五大方面為總體發展布局,力爭成為新...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以新能源材料的設計與理論計算、能源采集、能源存儲、能源轉換及材料在原子和納米尺度的可控制備等五大方面為總體發展布局,力爭成為新能源材料基礎到應用研發創新的樞紐和支撐平臺,學院以薛面起、陳繼濤、潘鋒等教授領銜的納米微米3D打印材料與技術實驗室最近在3D微納打印新技術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最近這一期《自然雜志(Nature)》子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上。 

     

      3D打印技術具有快速成型、可精確定位、可構筑三維結構等特點,在實現以功能高分子材料為基礎構筑精密器件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已經被嘗試用于能源器件、微制造、航空航天、醫療衛生、微機電、組織工程等前沿領域。目前,3D打印技術在精密制造業(微納器件加工)中的應用仍然受限于成本,以薛面起、陳繼濤、潘鋒等教授領銜的新材料學院納米微米3D打印材料與技術實驗室發展出了一種低成本且不依賴于傳統微加工設備的3D微納打印技術——選擇性接觸熱化學打印技術,實現了不同功能高分子二維和三維結構的制備,同時展示了這些微結構在不同功能器件中的集成與功能化。這種3D微納打印技術可以通過可控步驟設計調控其預定結構和尺寸,并且具有高分辨率、易于加工、可大面積制備、成本低廉和可嵌入等特點。這一普適性技術的實現為尋求更簡單經濟的3D微納結構制備方法開拓了新思路,并可簡單應用于微型能源器件、光伏電池、生物芯片、納米反應器、組合化學與藥物篩選等領域。

     

      目前,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正在協同深圳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承擔國家三部委(財政、工信、科技)聯合“2012年度國家新能源汽車 (動力電池)技術重大創新工程項目”。其中可用于能源存儲材料、能源轉換材料的3D微納打印技術是國家創新工程的開發重點之一,目前在這一方向的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相結合方面已經取得了多項進展,并已申請相關專利(申請號:201310012983.6,201310140683.6)。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