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液晶之父夏普的悲哀:增長乏力技術及人員流向中韓

    星之球激光 來源:液晶網2013-07-11 我要評論(0 )   

    夏普8.5代線讓人吃驚 在6月份即將結束的時候,家電行業里很突然的出現一條非常重磅的新聞。夏普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資在中國南京地區設立8.5代液晶面...

          夏普8.5代線讓人吃驚

      在6月份即將結束的時候,家電行業里很突然的出現一條非常重磅的新聞。夏普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資在中國南京地區設立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夏普在這個時間點上選擇投資面板生產線,著實讓人吃驚。而且這條消息之前根本沒有任何的征兆,對于業內的沖擊非常的大。

      夏普在09年就在國內投資第一條6代的液晶生產線,并在2001年投產。在這之后夏普一直有打算在中國建造一條更高世代的的生產線,可惜計劃一直沒有下文。曾經有傳言說國內合作商要求夏普將當時最先進的第十代面板線引進國內,不過遭到夏普的拒絕。此后就沒了任何消息。根據日本方面的消息透露,這次的8.5代線中還包括了夏普引以為傲的IGZO技術,不難看出雙方都做了讓步,才能讓這次的合作成型。

      夏普在這個對液晶事業持續投資預示其內部事業的核心地位不變,而中國市場一直是夏普最為重視的地區,最近夏普一直動作頻頻,那么夏普會有什么政策波動呢?

     

      夏普液晶是香饃饃

      夏普這兩年的日子并不好過,飽受巨額虧損的所帶來的困境。雖然采取了措施了挽救,尋找富士通、三星入股來挽救但從現在來看其效果有限。在之前還曾經通過鴻海入股以緩解危機,可惜的是最終兩家最終沒有實現合作。雖然如此夏普液晶這塊牌子在電子產品廠家的眼中高品質的液晶面板依然是快香饃饃。

      在5月份樂視超級電視發布會上了直接宣稱采用的是來自夏普第十代生產線的屏幕,雖說之后發布公告對樂視方面予以否認,實際情況是樂視電視所采購的液晶電視面板供應商是SPD(Sakai Display Product)而它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夏普堺工廠,只不過現只不過運營者從夏普變成了富士康。現在的實際情況變成了堺工廠≠夏普,所以夏普方面出面否認也沒有太多問題。

      雖然做出否認,但是背后的夏普元素依然存在,堺工廠實際情況是夏普與富士康聯合運營,社長依然由夏普直接委派。生產中夏普方面提供液晶技術,所以說想要和夏普完全脫離關系也是不可能的。

      除了樂視電視外,聯想也盯上了夏普,聯想在今年發布會上宣布兩家企業將聯合推出智能電視產品,目前可以確定的是聯想的部分智能電視產品已經裝載了來自夏普的液晶面板。

     還有消息稱兩家企業更加深入的合作已經進入的最后的談判階段,大致內容為轉讓位于南京的電視機工廠(目前雙方沒有發表聲明)、兩家更深層的合作以及電視機產品的共同研發等。

      作為小米手機屏幕的供應商,或許不就現身的小米電視也會帶著夏普元素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尤其可見夏普“液晶之父”的名號在人們眼中是多么的閃亮。

     

      新模式謀求轉變

      新工廠的設立中頗為意外的就是夏普方面肯提供核心的液晶技術,其中還包括的IGZO的相關技術和生產。要知道夏普一直視如珍寶,之前富士康入股條件就包括了IGZO,但是夏普方面斷然拒絕。所以造成了鴻海入股最終失敗的結果。這次將視為核心機密的技術引入國內,夏普打的什么牌?

      實際情況中本次的8.5代線夏普出資份額比例僅為8%,并且還有購買液晶面板的權利。做了一筆小額投資的同時就能獲得穩定的面板資源,這樣就能避免全資建廠所帶來的資產階段膨脹帶來的風險。簡單點說就是在這次合作夏普在控制住成本的同時,帶出豐厚的產品。

      或許是夏普已經意識到全資建廠模式給自身所帶來的沉重負擔,原來的是10代線就是一個例子。

      算上夏普的8.5代線,國內將擁有多條高世代的液晶面板生產線,有業界人士關心會對供需關系造成巨大的沖擊,不過夏普社長新原伸一看來液晶面板現在每年都保持這7%的增長,到了2015年將會達到現有規模的兩倍。提高競爭力夏普調整全新的模式,擺脫目前的困境,8.5代線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會有更大的動作等著我們。

     

      日媒:夏普等日企技術人員流向中韓企業

      因為大批的日企人才向國外三星和LG電子等企業跳槽,日本電子制造業開始憂慮自己的未來。而最近,不光韓國企業頻繁來挖墻腳,為中國企業服務的獵頭們也在日本電子制造產業中越來越活躍。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中國海爾集團。海爾在白家電領域擁有強勢地位,根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1日統計的2012年“世界主要商品市場服務份額調查”顯示,海爾冰箱和洗衣機各領域獨占鰲頭。

    日本經濟新聞雜志記者曾長篇報道,“海爾于1984年在青島創業,此后,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事業。2012年,收購了本屬于松下 旗下的三洋電機白色家電產業,銷售AQUA品牌的洗衣機和電冰箱。海爾專心于新產品研發,其位于京都市的洗衣機R&D中心擁有一支100多人的研 發團隊,相繼開發出‘斜桶甩干式’洗衣機和無需洗衣粉的洗衣機等劃時代產品。”

      除了在京都,海爾還在群馬縣大泉町籌建用于開發冰箱的研發中心,為了擴大生產規模,未來將斥資80億日元搬遷到琦玉縣熊谷市。明年秋天正式開工生產時,預計技術人員將增加到300人左右。

      因此,海爾目前需要大批的技術人員,除了原有三洋電機的工作人員,還需要大量精通白色家電的技術人員。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因為業績不佳而幾度大批裁員的夏普和松下集團方面有大批的失業人員,對海爾來說可以說是人才的寶庫。

      日本某大型人才派遣公司的干部表示,“過去的話,韓國或者中國的企業來挖角,如果不能保證1000萬日元以上的高薪,這些技術人員連理都不會理。但是最近年收入也要和相應的工作業績對應。”

      不過,根據日本電機工業會的調查顯示,日本白色家電市場在1991年達到頂峰,此后逐漸呈現縮小的態勢。最近,2013年5月份的出貨量和去年同月份相比也減少了5.7%,僅僅達到1792億日元。

      為什么海爾要特意來每況愈下的日本市場挖技術人員呢?日本IT和家電行業記者安蔵李志說,“白色家電與電視機和電腦等黑電產品不同,它需要研發 人員具備長年的經驗技術才能生產。而且,日本的白色家電產品性能良好,比如說電冰箱,具有節能和保鮮度等消費者特別需求的性能,在這些性能的改善和研發 上,日本水平仍然很高。日本白色家電在如此嚴酷的日本家電市場環境中都能生存,拿到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愁賣不出去。世界上對日本白色家電品牌的評價也經久 不衰。”

      目前,AQUA品牌的銷量為348億日元,2014年,海爾將大量啟用外部人才,投入500億日元擴大生產。海爾究竟能否在日本市場展現壓倒優 勢的存在感呢?安蔵李志表示,“如果能保持品牌影響力和穩定的價格,應該會成功。但是日本的消費者相對保守,尤其是一些常年使用的白色家電產品,對日本本 土品牌的信賴感還是很強的。如果海爾的產品沒有獨一無二的設計和高性價比,形勢也很嚴峻。”

    對于日本本土家電品牌現狀安蔵李志表示,“如果不能生產出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家電產品,這個品牌就走到終點了。即便拋棄回報率低的產品,轉而采用 B2B模式,也會讓消費者產生諸如‘這個公司已經不生產家電了’這樣的印象,會使得品牌在消費者當中的人氣降低,還有可能讓人才陸續被海外企業給挖走。”

      對于每日埋頭于企業裁員的日本生產商來說,令人頭痛的攻防還在持續。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