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123
    3D新聞

    美研究稱3D打印機會釋放毒微粒 有損肺腦健康

    星之球激光 來源:環球時報2013-07-26 我要評論(0 )   

    3D打印技術日漸普及,應用于醫學、建筑和軍事等范疇,甚至開始家用化。但該技術在逐漸被廣泛應用的同時,危害也日趨暴露出來。據香港《東方日報》7月26日報道,美國研究...

     

    3D打印技術日漸普及,應用于醫學、建筑和軍事等范疇,甚至開始家用化。但該技術在逐漸被廣泛應用的同時,危害也日趨暴露出來。據香港《東方日報》7月26日報道,美國研究顯示,家用3D打印機在室內運作時,會釋放大量有毒超微細粒子,有害程度相當于吸食香煙,影響人體健康。

      美國伊利諾伊州理工大學研究稱,市面上的3D打印機首先將塑料加熱,然后通過噴嘴噴出,造出設計模型。這過程類似工業生產,會釋出有毒物質,但一般家用者不會使用防護裝備。微粒會在空中飄浮,容易被人吸入肺部甚至腦部,過度積聚可能會引發肺病、血液及神經系統疾病,甚至導致死亡。

      研究員測試五款市面熱銷的3D打印機,發現它們釋放的超微細粒子數量驚人。例如,以PLA聚合物作低溫打印,最低每分鐘釋放二百億微粒;在高溫下以其他物料打印,每分鐘釋放的微粒更可多達二千億粒。這些3D打印機的微粒釋放量,有如在室內開火爐、燒香味蠟燭或燃燒香煙。

      除健康問題,3D打印也引發公眾安全隱憂。一名加拿大男子近日上傳短片展示他以3D打印手槍為藍本,打印出一支塑膠步槍,并成功發射子彈,但發射后槍管裂開。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1
    1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