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武鋼宣布收購德國鋼鐵巨頭子公司,進軍高端汽車用鋼意圖明顯。不過早在6月份,由鞍鋼投資5億元興建的鋼材激光拼焊工廠已開始試生產。此外,全球第四大鋼鐵企業,韓國浦項制鐵集團也將在漢投建鋼材剪切加工中心,中外鋼企“暗戰”武漢汽車鋼板的局勢已然成型。
中外鋼企武漢“布重兵”
“我們的生產線今年6月就開始試生產,馬上就可以正式投產。”昨日,由鞍鋼鋼材配送武漢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興建的鋼材激光拼焊工廠負責人冉茂宇表示。據介紹,新工廠主要為神龍、東本、東風風神等本土車企提供汽車鋼板,年產能10萬噸。
業內人士介紹,除鞍鋼外,寶鋼和武鋼也早已在武漢布下“重兵”。“多年前,寶鋼就把鋼板裁減好送上門,”神龍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實際上,鞍鋼的汽車板早就在武漢有布局,”冉茂宇介紹,雖然新工廠是去年才開始投建,但在此之前就通過物流將成型的鋼板運至武漢銷售,建設激光拼焊工廠則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車企。這種“精細化”的服務業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納。
日前,全球第四大鋼鐵企業,韓國浦項制鐵集團宣布,將攜手SK實業在漢建立鋼材剪切加工中心,主要剪切加工韓國出口鋼材,為本土兩大汽車公司提供鋼板材料。
300萬整車用鋼“蛋糕”供分享
國內三大鋼企和一家國際鋼企共同搶占同一市場,是什么有這么大的吸引力?
答案當然是強大的市場前景,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每臺車用鋼量1.5噸計算,今年武漢市的汽車產能已經超過100萬輛,全年的汽車用鋼量將達150萬噸。
需求大,前景更大。明年產能達30萬輛的上海通用武漢工廠將建成投產,此外,武漢汽車史上投資最大的項目——東風雷諾將于年內動工。不少企業早已聞風而動,冉茂宇表示,之前也曾在外地做過汽車鋼板業務,“武漢的勢頭是越來越好,上海通用、東風雷諾我們已經接觸了很多。”
據悉,按照武漢市的規劃,到2016年,武漢將形成300萬輛整車生產能力,屆時汽車用鋼的“蛋糕”將超過400萬噸。
相關新聞:
7月31日下午5時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與德國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接集團面向全球同時公開宣布:雙方已辦理完畢所有相關政府審批手續,并正式完成交割。這標志著武鋼已全面完成對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業務的收購工作。蒂森克虜伯激光拼焊接集團是激光拼焊板的發明制造商,主要從事激光拼焊板產品的研發、制造與銷售,自1985 年成立至今,該集團擁有16家工廠,分布在德國、瑞典、意大利、土耳其、美國、墨西哥和中國,擁有員工930名(德國約300名)。最近的年銷售額達到7.4億歐元。已經占有全球激光拼焊產品40%的市場份額。2012年9月,武鋼與蒂森克虜伯簽署了轉讓激光拼焊板公司的協議書,并成立武鋼集團國際激光拼焊有限公司,注冊地在德國杜伊斯堡。
據了解,成立后的武鋼集團國際激光拼焊有限公司,將主要向汽車行業提供使用于車身系統的激光拼焊產品。激光拼焊產品是通過激光將不同鋼種、厚度或工藝的單獨鋼板焊接而成的產品,這將大大減輕汽車的重量及制造成本,達到安全節能的目的。
武鋼將借助其在海外的14家機構資源和蒂森克虜伯成熟的激光技術及國際市場經驗,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加快向汽車鋼供應行業穩步發展,打造專業的汽車板生產基地,實現武鋼品牌在高端汽車零部件領域的進一步突破。
轉載請注明出處。